首页> 中文学位 >帕金森病患者心理社会适应量表的应用研究
【6h】

帕金森病患者心理社会适应量表的应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缩略语表

摘要

前言

1 研究背景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1.1 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2.1 样本含量

2.2 抽样方法

2.3 调查工具

3 调查方法

4 数据处理

5 伦理学原则

6 质量控制

7 技术路线

结果

1 原发性PD患者问卷调查结果

1.1 原发性PD患者社会人口学和疾病相关资料情况

1.2 原发性PD患者心理社会适应现状

2 原发性PD患者心理社会适应量表的关联性

3 不同社会人口学及疾病相关资料的患者心理社会适应水平的差异

3.1 不同性别

3.2 不同年龄阶段

3.3 不同受教育程度

3.4 不同生活照顾者

3.5 不同家庭月收入

3.6 不同医疗付费方式

3.7 不同疾病程度H-Y分级

3.8 是否有合并症

3.9 不同患病年限

4 原发性PD患者心理社会适应的多因素分析

讨论

1 量表的可行性分析

2 原发性PD患者心理社会适应现状分析

3 原发性PD患者心理社会适应量表的关联性分析

4.1 不同性别

4.2 不同年龄

4.3 不同生活照顾者

4.4 不同家庭月收入

4.5 不同医疗付费方式

4.6 不同疾病程度H-Y分级

4.7 不同患病年限

5 原发性PD患者心理社会适应的多因素分析

5.3 家庭月收入

5.4 慢性病保险

5.5 其他重要影响因素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帕金森病患者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研究进展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2015年,国内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专病专家组成员尹安春教授等人对PD患者的心理社会适应进行了质性研究,并根据国情及社会文化特点设计了适用于国内的PD患者心理社会适应水平评估量表。通过检验,该量表信效度良好。本研究为该量表的应用研究,考察该量表的应用情况,并试图在调查PD患者的心理社会适应现状基础之上,进一步借助疾病、社会等相关信息来多方面分析影响PD患者心理社会适应的相关因素。旨在提高PD患者心理社会适应能力,从而为PD患者最大限度的恢复功能、延缓病程和提高健康相关生命质量(HRQOL)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本研究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了2016年9月~2017年10月在大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及住院治疗且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原发性PD患者进行调查研究。应用的调查量表分为八个部分,包括自行设计一般资料调查表、改良Hoehn&Yahr(H-Y)分级量表、PD患者心理社会适应量表(PAS)、焦虑自评量表(SA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自我接纳量表(SAQ)、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及39项帕金森病问卷(PDQ-39)。调查期间取得了医院科室医护人员的同意及配合,征求患者本人及其家属知情同意后,由研究人员通过统一的指导语进行现场调查。数据采集结束后进行了数据审核,将审核通过的问卷进行整理及录入。
  之后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数据分析。计数类资料采用频数、构成比进行描述,而计量类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进行描述。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两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LSD两两比较用于比较分析不同社会人口学及疾病相关资料下PD患者心理社会适应得分有无差别。多因素分析采用多重线性后退回归分析。
  结果:
  1.量表的可行性分析:PD患者心理社会适应量表的接受率为96.12%,完成率为96.77%,平均完成时间在15分钟之内。
  2.本次调查的480例原发性PD患者心理社会适应总分为(80.00±20.24),其中各维度得分依次为焦虑/抑郁维度(17.60±5.40)、自尊维度(10.59±3.58)、自我生活态度维度(14.68±4.65)、自我接纳维度(9.85±3.26)、自我效能维度(11.71±3.30)社会支持维度(17.90±6.05)。各维度条目均值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自我效能维度、自尊维度、社会支持维度、焦虑/抑郁维度、自我接纳维度、自我态度维度,其中焦虑/抑郁维度、自尊维度、自我效能维度、社会支持维度高于中等水平,而自我生活态度维度、自我接纳维度低于中等水平。
  3.原发性PD患者心理社会适应与焦虑(r=-0.762,P<0.01)、自我效能(r=0.360,P<0.01)、自我接纳(r=0.726,P<0.01)、社会支持(r=0.494,P<0.01)、39项帕金森病问卷(r=-0.601,P<0.01)呈显著相关。
  4.不同社会人口学及疾病相关资料的患者心理社会适应水平差异分析结果,不同性别(P<0.05)、不同家庭月收入(P<0.01)、不同医疗付费方式(P<0.05)、不同疾病程度H-Y分级(P<0.01)、不同患病年限(P<0.05)心理社会适应总分有统计学差异。
  5.原发性PD患者心理社会适应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PD H-Y分级、性别、年龄组、家庭月收入、是否合并其他疾病、患病年限及医疗付费方式中的慢性病保险是心理社会适应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中最主要的因素为PDH-Y分级、性别、家庭月收入及医疗付费方式中的慢性病保除。
  结论:
  1.PD患者心理社会适应量表的接受率、完成率及完成时间的结果表明,本量表简便易行,易于被患者接受。
  2.原发性PD患者心理社会适应现状分析结果,PD对患者自我生活态度及自我接纳的影响较大,该量表在临床应用有价值。
  3.PD患者心理社会适应量表与焦虑自评、自我效能、自我接纳、社会支持及39项帕金森病问卷均有显著相关性,说明本量表能够较好反映出PD患者的客观实际情况。
  4.该量表应用得出:PD H-Y分级、性别、家庭月收入及医疗付费方式中的慢性病保险是影响PD患者心理社会适应最主要的因素,尤其更要关注H-Y分级高的患者、女性患者、家庭月收入较低的患者及享有慢性病保险的患者,可为临床制定个性化的护理干预提供参考依据。
  5.量表不足之处:应用研究过程中发现部分差异性分析不具有显著性,可能与该量表在制定过程中临床信息采集不足有关,建议该量表在以后的应用研究中还需进一步修正和完善。另外由于年龄50-59岁、患病年限16-20年等类型的病人样本含量小于30例,还不具有代表性,讨论的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研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