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有限元法的轮轨蠕滑理论研究
【6h】

基于有限元法的轮轨蠕滑理论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 绪论

1.1引言

1.2轮轨关系的研究背景

1.2.1轮轨的粘着问题

1.2.2轮轨的波浪形磨耗问题

1.2.3轮轨的接触疲劳问题

1.2.4脱轨问题

1.3接触力学的发展

1.3.1经典弹性接触力学的发展概况

1.3.2非经典接触力学的发展概况

1.4轮轨蠕滑理论的发展

1.4.1 Hertz接触理论

1.4.2 Carter的二维弹性接触理论

1.4.3非滑动/线性理论、窄带理论

1.4.4 Kalker简化理论

1.4.5 Kalker三维弹性体非Hertz滚动接触理论

1.5本文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计算理论与算法

2.1参变量变分原理

2.2空间弹塑性接触问题参数二次规划法

2.2.1弹塑性接触问题本构模型

2.2.2弹塑性接触问题接触系统状态方程

2.2.3塑性力学增量理论

2.2.4弹塑性接触问题参变量最小势能原理

2.2.5弹塑性接触问题参数二次规划解

2.3多重子结构分析技术

2.3.1弹性问题多重子结构分析方法

2.3.2非线性分析多重子结构法

2.4本章小结

第三章 锥形踏面车轮/轨道系统的弹性与弹塑性接触计算分析

3.1锥形踏面车轮/轨道系统的计算模型

3.1.1计算模型的确定

3.1.2计算模型的离散化

3.1.3计算模型的载荷及边界条件

3.2轮轨弹性与弹塑性接触的接触力和接触状态分析

3.2.1接触斑法向力的分布

3.2.2牵引力矩对接触斑纵向摩擦力分布及接触状态的影响

3.2.3弹塑性模型纵向摩擦力的分布及接触状态

3.2.4摩擦系数对接触斑纵向摩擦力分布及接触状态的影响

3.2.5轴重对接触斑纵向摩擦力分布及接触状态的影响

3.3轮轨应力分析

3.3.1弹性接触计算的轮轨应力分布

3.3.2弹塑性接触计算的轮轨应力分布

3.3.3牵引力矩对轮轨应力的影响

3.3.4轴重对轮轨应力的影响

3.3.5摩擦系数对轮应力的影响

3.4有限元数值计算结果的精度分析

3.5 Kalker三维弹性体非Hertz滚动接触理论的计算结果

3.6本章小结

第四章 磨耗形踏面车轮/轨道系统的弹塑性接触计算分析

4.1国内外磨耗形踏面的研究概况

4.2磨耗形踏面轮轨系统的计算模型

4.3计算结果分析

4.3.1不同踏面轮轨接触状态的比较

4.3.2不同踏面轮轨接触力的比较

4.3.3不同踏面轮轨应力的比较

4.3.4轴重对磨耗形踏面轮轨接触的影响

4.3.5摩擦系数对磨耗形踏面轮轨接触的影响

4.4本章小结

第五章车辆轮轨系统的接触计算分析

5.1车辆轮对与钢轨磨耗概况

5.2计算模型的建立

5.2.1车辆车轮/轨道系统的计算模型

5.2.2车辆轮轨计算模型的载荷

5.2.3车辆轮对/轨道系统的计算模型

5.3车辆锥形踏面轮轨接触的计算结果分析

5.3.1轴承摩擦阻力对轮轨纵向摩擦力分布的影响

5.3.2轮轨弹性/弹塑性接触的法向力和轮轨应力分布

5.3.3制动工况的轮轨纵向摩擦力分布

5.4车辆磨耗形踏面轮轨接触的计算结果分析

5.5车辆轮对/轨道系统的计算结果分析

5.6本章小结

第六章轮轨两点接触的计算分析

6.1钢轨侧磨与车轮轮缘磨耗

6.2计算模型的建立

6.3两点接触的计算结果分析

6.3.1牵引力矩对轮轨两点接触的影响

6.3.2横向力对轮轨两点接触的影响

6.3.3横向力和牵引力矩共同作用对轮轨两点接触的影响

6.4轮缘润滑的模拟计算

6.4.1轮轨润滑的意义

6.4.2减小轮缘接触斑摩擦系数对轮轨接触的影响

6.5本章小结

第七章 轮轨共形接触的计算分析

7.1轮轨共形接触计算模型

7.2轮轨共形接触的计算结果分析

7.2.1过渡圆弧接触模型

7.2.2根部圆弧接触模型

7.2.3轮缘圆弧接触模型

7.3轮缘贴靠过程中接触力的变化规律

7.4本章小结

第八章 基于有限元法的轮轨蠕滑力/率分析

8.1引言

8.2轮轨蠕滑率的计算公式

8.3计算结果分析

8.3.1锥形踏面轮轨弹性接触的蠕滑力/率分析

8.3.2磨耗形踏面轮轨弹性接触的蠕滑力/率分析

8.3.3轮轨弹塑性接触的蠕滑力/率分析

8.3.4锥形踏面轮轨两点接触的蠕滑力/率分析

8.3.5磨耗形踏面轮轨共形接触的蠕滑力/率分析

8.4本章小结

第九章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论文创新点

攻博期间论著发表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轮轨关系是机车车辆、轨道系统中最基本、最复杂的一个问题,属于三维滚动摩擦接触问题.以Kalker为代表的国内外专家学者为轮轨滚动接触理论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他们的理论至今未突破Hertz接触条件和弹性半空间假设,无法对复杂的轮轨作用问题作进一步的研究.大量的工程应用已充分证明有限元参数二次规划法是解决空间接触问题的一种先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该文采用基于参变量变分原理的有限元参数二次规划法,并结合多重子结构技术分析求解轮轨三维弹性和弹塑性接触问题,按照轮轨实际几何关系建立了真正的三维模型,完全避免了传统的解析或半解析法中的Hertz假设和弹性半空间假设.该文建立了锥形踏面、磨耗形踏面的机车和车辆车轮分别与标准轨道相接触的三维有限元计算模型,模型还考虑了轨枕和部分道床的弹性作用.在大量弹性接触计算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大量弹塑性接触计算,得到了大量的轮轨接触力、接触状态及轮轨应力的数据.通过对计算结果的详细分析,得出了一系列机车车辆结构和运用参数对轮轨接触性能影响的规律.该文建立了车轮轮缘贴靠钢轨形成的轮轨两点接触(对锥形踏面)和共形接触(对磨耗形踏面)的计算模型,对不同的牵引力矩、不同的横向力作用下的轮轨接触力、接触状态和轮轨应力分布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得出了轮轨间横向力增大会降低机车粘着性能等一系列重要结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