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装备制造业集群的国际比较研究
【6h】

装备制造业集群的国际比较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1引言

1.1问题的提出

1.2基本概念的界定

1.2.1装备制造业

1.2.2产业集群

1.3研究的方法

1.4文章结构

2研究进展评述

2.1新产业区及新的产业空间理论

2.2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2.3新经济地理论

2.4创新环境及区域创新系统理论

2.5本章小结

3国内外典型的装备制造业集群

3.1案例的选择

3.2形成中的中国装备制造业集群

3.2.1大连瓦房店轴承产业集群

3.2.2广州汽车产业集群

3.2.3宁波塑料机械产业集群

3.3国外成熟的装备制造业集群

3.3.1美国明尼波利斯的医疗器械产业集群

3.3.2欧州的装备制造业集群

3.3.3日本的装备制造业的集群

4装备制造业集群形成模式研究

4.1衍生型模式

4.1.1大企业知识是集群知识的源泉

4.1.2区域内知识传播具有很强的随意性

4.1.3创新氛围的形成吸引了外部企业的进入

4.2吸引型模式

4.2.1政府的激励措施是赢得区位竞争的重要因素

4.2.2聚集经济是吸引后续企业进入的主因

4.3诱发型模式

4.3.1根植于区域内的社会文化是集群发展的保障

4.3.2相关产业的存在诱发并带动了集群的发展

4.3.3专业化分工的发展是集群成长的主要动力

5装备制造业集群的国际比较分析

5.1权力结构

5.1.1中国典型装备制造业集群的权力结构

5.1.2国外典型装备制造业集群的权力结构

5.1.3国内外比较分析

5.2集群内的水平联系

5.2.1中国典型装备制造业集群的水平联系

5.2.2国外典型装备制造业集群的水平联系

5.2.3国内外比较分析

5.3集群内的垂直联系

5.3.1中国典型装备制造业集群的垂直联系

5.3.2国外典型装备制造业集群的垂直联系

5.3.3国内外比较分析

5.4外部联系

5.4.1中国典型装备制造业集群的外部联系

5.4.2国外典型装备制造业集群的外部联系

5.4.3国内外比较分析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展开▼

摘要

在当前开放的经济条件下,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必须构建产业竞争优势.近年来,产业集群的出现形成了新的竞争单位,在这种新兴的以集群为基础的竞争中,企业可以通过集群创造的支持环境有效提升竞争能力.与日趋成熟的轻型加工业集群相比,装备制造业集群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装备制造业集群的发育滞后已成为阻碍我国装备制造业结构升级的桎梏.而美国、日本及欧洲等装备制造业发达的国家集群发展已相对较为成熟,对这些地区的集群进行研究将有助于我国装备制造业集群的发展.本文通过实地调研、搜索已有文献等方法获取国内外典型的装备制造业集群案例,对美国、日本、欧洲及中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典型案例进行了比较分析,主要研究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文章对装备制造业集群的形成模式进行了研究,另一方面,文章研究了形成中的中国装备制造业集群同国外成功装备制造业集群之间在权力结构、水平联系、垂直联系以及外部联系之间的区别.通过研究,文章主要有两个主要结论.第一,装备制造业集群存在多种形成模式:文章提出了3种装备制造业集群的形成模式,分别是衍生型模式、吸引型模式和诱发性模式,并对其形成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第二,我国的装备制造业集群与国外成熟装备制造业集群差别较大:我国装备制造集群权力结构不够稳定;水平尺度上,企业间关系以水平竞争关系为主,水平合作关系薄弱;垂直尺度上,垂直合作关系较为密切,但是仍待加强;我国装备制造业集群主要同外部技术源进行合作,国外成熟装备制造业集群主要依赖于外部市场.以上的结论将为我国装备制造业集群的发展提供思路以及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著录项

  • 作者

    王永强;

  • 作者单位

    大连理工大学;

  • 授予单位 大连理工大学;
  • 学科 技术经济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戴克敏,张米尔;
  • 年度 2005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F426.4;
  •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 集群; 国际比较;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