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科学合作方式及其功能的科学计量学研究
【6h】

科学合作方式及其功能的科学计量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说明及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1绪论

2科学合作活动的理论基础

3科学合作方式及其动力因素的计量研究

3.1词频分析法用于科学合作动力因素的展现

3.2科学合作的结构形式及影响因素

3.3科研机构的科学合作方式及特征

4科学合作方式及其科研生产力功能的计量研究

4.1科学合作方式影响科研绩效的研究

4.2科学跨地域合作及影响区域科学发展的研究

4.3科学跨学科合作及促进学科交叉与发展的研究

5实例研究——网络分析法用于纳米科技领域科学合作的研究

6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1纳米科技领域产出论文10篇以上的作者及论文篇数

附录2纳米科技领域参与国际合作的国家名称及其对应序号

附录3纳米科技领域涉及的学科名称及其频次(10次以上)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在当今大科学时代,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的日趋全球化、科学自身愈益加速的分化和综合性发展趋势的增强,科学合作日益成为科学研究的主流方式,成为发展大科学和解决全球化问题的主要途径,国内外各种科研组织和科研机构以新的方式新的思路参与合作研究。新的科学合作对于凝聚创新思想、获取科技信息、共享研究资源、培养和造就新时期复合型人才,在重要学科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以及取得科学突破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论文以现有关于科学合作的科学计量学研究成果为基础,将科学能力学和制度科学学的原理结合起来,运用科学计量学的最新方法,研究当代科学前沿主要领域国际合作方式与科学能力的关系,分析科学前沿国际合作的方式和动因,揭示科学合作方式对科学产出能力的影响,并引入网络分析法探讨纳米科技领域合作网络的特征及其对科研绩效与学科交叉的影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为丰富和深化科学合作理论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持。 论文首先探讨了合作的本质和科学合作的涵义,在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理论以及科学能力学、政治科学学、制度科学学有关科研生产力与科研生产关系理论指导下,探究了科学合作的双重属性和双重功能,提出科学合作的中介作用。一方面,科学合作是作为体现人与自然关系的科研生产力中主体要素的科研主体合作,具有科研生产力的属性;另一方面,科学合作又是反映科研活动中人与人关系的特定科研生产关系的组成部分,又具有科研生产关系的属性。科学合作之所以影响科学活动发展,就在于科学合作具有科研生产力和科研生产关系的双重属性,扮演着科研生产力联接科研生产关系的中介桥梁作用,能够同时履行影响科研生产力和科研生产关系的双重功能。 在对科学合作方式及其功能的研究中,运用科学计量学的多种方法,展示出科学合作的动力因素,剖析主要动力因素及其互动关系,探讨科学合作的主要结构形式及其影响,并对科研机构内外科学合作方式与特征进行了计量研究,从而展现出作为科研生产关系的科学合作方式的多样性;同时,对科学合作方式与科研生产力之间关系进行量化分析,研究当代科学前沿主要领域国际合作方式与科学能力的关系,分析科学前沿国际合作的方式和动因,揭示科学合作方式对科学产出能力的影响,表明不同的科学合作方式会影响并导致科研生产力的不同功能。 作为对具体学科领域科学合作的研究,我们选取国际纳米科技领域的科学合作状况作为研究对象。首先从科学家、机构、国家、学科四个方面对纳米科技领域科学合作状况进行计量分析,探讨该领域科学合作对科研绩效的促进作用。然后借助网络分析方法考察国际纳米科技领域的科学合作状况,展现出科学合作在纳米科技活动中的绝对优势地位,并揭示出纳米科技合作网络的集群性,是提高纳米科技研究绩效、促进纳米科技多学科交叉渗透的主要动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