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不同取穴法艾灸对UC大鼠肠黏膜组织形态及血清炎性因子含量的影响
【6h】

不同取穴法艾灸对UC大鼠肠黏膜组织形态及血清炎性因子含量的影响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
   以艾灸方法为刺激手段,依据局部取穴与远端取穴理论进行取穴治疗,研究其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形态学以及免疫功能(细胞因子IL-1β、IL-10)的影响,比较其影响程度,为临床艾灸治疗UC提供科学的选穴原则。
   材料与方法:
   5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1.正常组;2.模型组;3.药物对照组;4.灸天枢穴组;5.灸上巨虚穴组。以乙酸造模法建立模型,用药物和艾灸壮分别对各治疗组进行治疗。治疗期间及治疗后进行各项指标的检测,检测指标有一般状况、组织学、细胞因子等。
   结果:
   1.造模后大鼠的一般状况、组织学、细胞因子等检测指标均异常。其中IL-1β升高而I-10降低,与正常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2.三种治疗方法对UC大鼠均有一定疗效,各项指标均有好转,IL-1β下降而I-10回升,与模型组相比IL-1β、I-10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3.三种治疗方法之间相比较,艾灸天枢穴对UC大鼠各项指标影响程度大于西药(IL-1β和IL-10差异均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西药对UC大鼠各项指标影响程度大于艾灸上巨虚穴(IL-1β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艾灸天枢穴对UC大鼠各项指标影响程度大于艾灸上巨虚穴(IL-1β和IL-10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艾灸天枢穴对UC大鼠治疗作用稍优于西药。
   2.艾灸天枢穴对UC大鼠治疗作用显著优于艾灸上巨虚穴。
   3.治疗UC患者,尤其是反复发作患者,选用艾灸疗法时,应以局部取穴为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