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从“隐性”经济因素方面谈产业建筑再利用——“价值工程”方法的引入和分析
【6h】

从“隐性”经济因素方面谈产业建筑再利用——“价值工程”方法的引入和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说明及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引 言

一、绪论

1.1选题缘起

1.2相关概念及研究对象

1.2.1产业建筑的定义及其分类

1.2.2改造和再利用的定义

1.2.3本文的研究对象

1.3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2论文的创新点

1.4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研究方法

1.4.2技术路线

二、失去生产功能的产业建筑和历史地段改造的背景

2.1失去生产功能的产业建筑改造的理论基础

2.1.1劳伦斯·哈普林与建筑的“再循环”理论

2.1.2“模糊地段”理论

2.1.3生态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观

2.1.4城市形态理论

2.2国外产业建筑再利用的发展史

2.2.1国外产业建筑再利用的发展过程

2.2.2国外产业建筑再利用的实践

2.3国内产业建筑再利用发展状况

2.3.1我国产业建筑再利用的实践

三、现有的产业建筑再利用评价体系

3.1从经济、技术、城市角度分析

3.1.1经济性评估

3.1.2技术性评估

3.1.3城市性评估

3.2现有的产业建筑评价体系的局限

四、精神意义的定义及其在产业建筑隐性经济因素方面的体现

4.1建筑精神意义的基本概念

4.2建筑精神意义在产业建筑隐性经济因素方面的体式

4.2.1产业建筑遗存的历史文化价值

4.2.2产业建筑遗存与城市的整体关系

4.2.3产业建筑遗存与企业品牌

4.2.4产业建筑遗存所在地段的社会活力

五、建筑经济评估中价值工程在产业建筑再利用项目评测中的应用

5.1价值工程的基本概念

5.1.1价值工程的基本公式

5.1.2价值工程的特点

5.2价值工程功能分析

5.2.1功能定义

5.2.2功能分类

5.2.3功能整理

5.2.4功能分析在产业建筑项目评测中的应用

5.3成本分析在产业建筑再利用项目评测中的应用

5.3.1土地成本

5.3.2建筑成本

5.3.3社会成本

5.3.4预期收益

5.4小结

研究归纳与建议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 谢

展开▼

摘要

本文为关于城市更新中“产业建筑改造与再利用”的研究。 在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下,通过价值系统的方法进行分析,证明产业建筑改造和在利用的可行性。而想要通过设计的手段在产业建筑遗存中创造具有活力的空间,不仅需要社会文化的繁荣发展,更需要经济后盾的支持。 现阶段我国在产业建筑的再利用的过程中缺乏理论依据和对产业建筑使用人群的环境行为的调查研究,而对环境行为调查的缺失就无法在再利用的过程中充分和正确的反映出产业建筑的精神含义,即原有建筑的隐性经济因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