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科学发展观的区域科技绩效模糊综合评价
【6h】

基于科学发展观的区域科技绩效模糊综合评价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绪论

1.1问题的提出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科技评价概况

1.2.2国内科技评价概况

1.3本文研究思路与方法

2科技评价的影响因素分析

2.1科技投入

2.1.1人力资源

2.1.2科技经费

2.2科技产出

2.2.1论文与专利

2.2.2技术贸易

2.3科技与社会进步

2.4科技与经济发展

3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科技评价模型

3.1科技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3.1.1指标选取原则

3.1.2指标体系的构建

3.2科技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3.2.1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3.2.2科技指标权重的形成

3.3科技评价模型的建立

3.3.1指标矩阵的建立

3.3.2内差打分法评分

3.3.3指标权重的确定

3.3.4评价结果的获得

4科技评价模型实证分析

4.1数据获取与整理

4.2评价过程与结果

4.3实证结果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 谢

展开▼

摘要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综合评价体系”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的课题之五。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要深化对科学发展观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的认识,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科技评价是科学技术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国家科学技术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促进科学技术资源优化配置,提高科技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和保障。我国在《科学技术评价办法》中将科技评价定义为:受托方根据委托方明确的目的,按照规定的原则、程序和标准,运用科学、可行的方法对科学技术活动以及与科学技术活动相关的事项所进行的论证、评审、评议、评估、验收等活动。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以及国际上技术贸易的日益增多,现有的科技评价体系在许多方面已越来越不能适应我国科技发展需要,所以进行科技评价体系的完善势在必行。 本文分为五章。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了国内外对科技评价的研究现状及本文的研究思路。第二章,介绍了科技评价的影响因素。第三章是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详细阐述了模型的构建过程。第四章,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实证分析。第五章是结论。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上,文中鉴于现阶段科技评价的状况,以及对科技状况的各方面影响因素分析,从四个方面选择评价指标。通过相关性分析,对指标进行了遴选,并剔除了相关性强、对科技评价作用不大的指标。建立了以科技投入、科技产出、科技与社会进步,以及科技与经济发展为准则层的科技评价指标体系。在权重的确定上,考虑到一般的赋权方法如AHP法具有主观性太强的缺陷,单一的客观赋权法具有片面性等不足。选用组合客观赋权法来为指标赋权,以便能够客观地反映指标的重要程度。 本文在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基础上还进行了实证研究。选择了我国31个省市2003-2005年的相关科技数据样本,计算出了它们的综合评价值,并对各省市的2003-2005年的科技状况进行排名,指出了存在的问题,给出了政策性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