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DSCADA系统在上海徐家汇地区的成功应用
【6h】

DSCADA系统在上海徐家汇地区的成功应用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概述

2.实施范围

2.1实施原则

2.2影响供电可靠性的原因分析

2.2.1计划预安排的影响

2.2.2计划检修的影响

2.2.3更改计划的影响

2.2.4业扩工程的影响

2.2.5设备故障停电的影响

2.2.5故障分析

2.2.6分析结论

3.系统结构

4.配电站监控装置

5.通信通道

6.主站系统

6.1.主站系统结构及配置

6.2.监控装置接入

6.3.主站系统功能

6.3.1.数据采集功能

6.3.2.数据库管理功能

6.3.3.人机会话功能

6.3.4.事件处理功能

6.3.6.报表处理和打印功能

6.3.6.计算处理功能

6.3.7.主站遥控功能

6.3.8.历史数据的转存

6.3.9.系统和网络管理功能

6.3.10.计算机网络互连及二次系统安全防护功能

6.3.11.数据共享和系统互联功能

6.4.主站系统容量

6.5.主站系统技术指标

6.6.主站系统工作环境

6.6.1.工作环境

6.6.2.运行注意事项

6.7.主站系统软硬件选型要求

7.信息处理和接口

8.实施计划

9.成功案例

9.1.模拟电源端故障

9.2.模拟出线端故障

附录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 谢

展开▼

摘要

随着上海电网的不断发展,10kV配电站的建设不断扩大。按照国际一流供电企业的标准,供电可靠率要达到99.99%,即相当于用户的年平均停电时间不得超过0.876 h。从沪南供电分公司的情况来分析,截到2007年5月止,按总用户3598户计算,年可用时户数为3152。这就要求我们的企业有一流的网架和设备。沪南供电所是一个承担向上海市区南部区域送电任务的基层供电企业。辖区内负荷密度较大,供电网络结构复杂,区内电网较陈旧,设备相对落后。在徐家汇地区实现(全架空线)配电自动化,提高该区域供电水平,也为今后推广实施提供经验。 徐家汇小区配网自动化项目实施工程的天平地区地处商业繁华的徐家汇地区,东起东安路、西至天钥桥路,北起肇嘉浜路、南至零陵路约为1.1平方公里的区域。该地区涉及枫林、天平、天钥桥三个变电站。架空线及电缆线路分别约为7.2公里及13.8公里,杆变75台,杆刀33把。为提高该地区的供电可靠性,在该地区实现配网自动化,特别是馈线自动化,有着很大的现实意义。 DSCADA系统全称为Data Supervisor Control And Data Acqusition,数据采集和监控系统。是指电力企业利用电子技术、通信技术与网络技术对配电网的各种电力设施实行实时的远方监测、遥控、调整和运行的系统,主要由配电网实时监控、馈线故障定位、故障隔离和恢复供电及运行设备状态分析等功能组成。 配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等实现对变电站二次设备(包括继电保护、控制、测量、信号、故障录波、自动装置及远动装置等)的功能进行重新组合、优化设计,对变电站全部设备的运行情况执行监视、测量、控制和协调的一种综合性的自动化系统。通过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内各设备间相互交换信息,数据共享,完成变电站运行监视和控制任务。配电站综合自动化替代了配电站常规二次设备,简化了配电站二次接线。配电站综合自动化是提高配电站安全稳定运行水平、降低运行维护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向用户提供高质量电能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 配电站作为整个电网中的一个节点,担负着电能传输、分配的监测、控制和管理的任务。配电站继电保护、监控自动化系统是保证上述任务完成的基础。在电网统一指挥和协调下,电网各节点(如变电站、发电厂)具体实施和保障电网的安全、稳定、可靠运行。因此,配电站自动化是电网自动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控制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电力电技术的进步与发展,电网自动化系统的应用,为上述问题提供了解决的方案。这些技术的综合应用造就了配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产生与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