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SIGMA for MQ补丁包测试流程设计及实现
【6h】

SIGMA for MQ补丁包测试流程设计及实现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 绪论

1.1 SIGMA for MQ产品补丁包测试项目背景及意义

1.2 SIGMA for MQ产品简介

1.3 补丁包测试概念和意义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2 软件测试技术分析

2.1 什么是软件测试

2.2 软件测试的目的

2.3 软件测试的原则

2.4 软件测试的流程

2.5 软件测试的方法

2.5.1 静态测试

2.5.2 动态测试

3 SIGMA for MQ产品补丁包测试流程设计

3.1 补丁包测试项目需求分析

3.1.1 补丁包测试项目需求分析

3.1.2 补丁包测试相关人员

3.1.3 补丁包测试相关文档

3.1.4 补丁包测试相关工具

3.2 补丁包测试项目流程设计

3.2.1 补丁包测试项目管理流程

3.2.2 补丁包测试项目实施流程

4 SIGMA for MQ产品补丁包测试流程实现

4.1 测试前期准备

4.1.1 测试人力估测概念

4.1.2 测试平台选择

4.1.3 测试人力估测实现

4.1.4 测试计划制定原则

4.1.5 测试计划制定实现

4.2 测试准备

4.2.1 测试用例的准备

4.2.2 测试环境的准备

4.3 测试中使用到的工具

4.3.1 测试管理工具

4.3.2 自动化工具

4.4 测试进度追踪和报告

4.4.1 测试进度追踪

4.4.2 缺陷状态追踪

4.4.3 周测试报告

4.4.4 项目结束评估检核表

4.4.5 最终测试报告

5 测试流程优化

5.1 管理上提高测试效率

5.2 技术上提高测试效率

5.2.1 测试版本部署中自动化工具的引入

5.2.2 回归测试的规范化和模式化

5.2.3 虚拟机的使用

结 论

参考文献

致 谢

展开▼

摘要

本文从补丁包SIGMA for MO v600 FP01的测试需求入手,阐述了如何根据实际客户需要,将软件测试理论进行适度的裁剪,取舍和简化,定制出适合于自身产品的一套可重用的补丁包测试流程以及管理方法的过程。并且通过补丁包SIGMA for MO v600 FP01测试的实例测试数据和报告说明了该测试流程和管理方法的具体实施的可行性以及可扩展,可重用性。
   在产品SIGMA for MQ发布版本600之前,补丁包的测试一直由开发团队兼顾。由于缺少专业的测试人员的介入,其补丁包的测试一直处于混乱状态,没有固定的流程和责任划分。但因为客户群有限,引进测试人员的需求并不旺盛。然而,从版本600开始增加了大量针对Websphere MQ对象监控的新功能,重写了程序架构,大大改善了产品性能。在产品发布之后的半年内,客户群扩大了两倍以上,随之而来的是远超过两倍的客户回馈和缺陷报告,客户对该产品的期待和质量要求也大大提高。在这种情况下,为补丁包测试引入专业的测试团队迫在眉睫。
   然而,通用的软件测试流程并不能直接在补丁包测试中照搬,补丁包的性质决定了其测试需要快速高效。如何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为该产品的补丁包测试设计一套简洁高效可重用性高的测试流程成为了本文要解决的问题。
   在论文的最后,对提高补丁包测试效率的方法从管理和技术角度进行了探讨,提供了在本文提供的流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测试效率的方法,旨在减少补丁包测试中的重复性工作,从而将有限的人力用在真正需要的地方而令测试工作真正发挥其效果而不是流于形式。

著录项

  • 作者

    王璐;

  • 作者单位

    大连理工大学;

  • 授予单位 大连理工大学;
  • 学科 软件工程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姜国海;
  • 年度 200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TP311.52;
  • 关键词

    补丁包测试; 软件测试; 流程设计; 产品性能;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