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产业集聚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研究
【6h】

产业集聚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理论意义

1.1.4 现实意义

1.2 研究文献综述

1.2.1 产业集聚理论

1.2.2 新新贸易理论(New-new Trade Theory)

1.2.3 国内外产业集聚与企业出口的关系研究

1.2.4 对已有研究的评论

1.3 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框架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

1.4.1 创新点

1.4.2 可能的不足之处

2 集聚对异质性企业出口行为影响的机理分析

2.1 相关概念及衡量方法

2.1.1 产业集聚的界定及产生模式

2.1.2 产业集聚指标的衡量

2.2 产业集聚对企业出口决策影响的理论模型

3 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和集聚现状分析

3.1 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现状分析

3.1.1 中国企业出口现状

3.1.2 2000年~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总体分析

3.1.3 制造业企业出口区域差异分析

3.1.4 制造业企业出口的产业差异分析

3.2 中国制造业企业集聚现状分析

3.2.1 中国企业集聚现状分析

3.2.2 中国制造业产业集聚情况分析—以2007年样本数据为例

4 产业集聚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行为影响的实证分析

4.1 实证研究方法

4.2 数据说明以及变量选取

4.2.1 数据来源

4.2.2 变量选择

4.3 产业集聚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行为影响的实证结果及分析

4.3.1 总体样本估计结果及分析

4.3.2 区域子样本估计结果及进一步分析

4.3.3 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子样本估计结果及分析

4.4 稳健性检验

5 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

5.1 主要结论

5.2 几点政策建议

5.2.1 重新定位政府引导和支持产业集聚发展的行为

5.2.2 完善各方中介机构服务体系,服务产业集聚企业

5.2.3 结合实际促进集聚区出口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附录A 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子样本估计结果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奇迹般的增长”,特别是中国的对外贸易的发展壮大(无论是总量还是增速),与此同时,中国企业的产业集聚现象也表现的尤为突出。本文试图从经济地理集聚的角度为解答中国制造业出口快速增长之谜提供答案。从本质上来说,产业集聚是一种外部规模经济,出口企业的产业集聚可以有效地降低集聚区内企业的交易成本或者生产成本,进而有利于集聚区内的出口企业消除沉没成本的阻碍,提高进入出口市场的概率,加大出口的份额。
  为了细化分析产业集聚对中国制造业出口行为的影响,本文做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采用微观层面的数据来克服使用宏观数据时可能产生的“合成偏误”;二是采用LP半参数估计方法来克服生产率估计的选择性偏误和联立性偏误;三是测度集聚程度时采用EG指数以控制企业规模的影响。
  本文运用probit模型和tobit模型对中国制造业2000年~2007年60多万企业混合面板数据的出口倾向和出口强度分别进行估计,结果发现:产业集聚对制造业企业的出口概率和出口强度均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对企业的出口倾向和出口强度的边际效应为正;进一步地,产业集聚对企业出口概率和已出口企业的出口强度的促进作用略低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对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企业前一期的全要素生产率、企业规模、人力资本、沉没成本及外资产权性质等因素对制造业企业出口行为都有着显著地正向影响,而国有性质产权属性对出口行为影响则为负,企业年龄对出口倾向的影响显著为负,但对出口强度的影响则是显著为正。而且上述因素对异质性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存在着区域差异和产业差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