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并行的切换最优控制与混杂动力系统辨识
【6h】

基于并行的切换最优控制与混杂动力系统辨识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图表目录

主要符号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切换系统研究现状

1.2.2 切换最优控制研究现状

1.2.3 甘油发酵生产1,3-PD的研究现状

1.2.4 并行计算与并行优化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结构

2 预备知识

2.1 常微分方程解的基本性质

2.2 最优控制理论

2.2.1 基本概念

2.2.2 最优控制解的存在性

2.2.3 最优性条件

2.3 并行程序设计基础

2.3.1 并行编程的简单实例

2.3.2 MPI常用函数

3 一类切换系统的最优控制

3.1 引言

3.2 问题描述

3.2.1 切换系统

3.2.2 嵌入系统

3.2.3 松弛系统

3.3 系统轨线之间的关系

3.4 最优解的必要条件

3.5 并行优化算法

3.6 数值模拟

3.7 小结

4 一类带约束的切换系统最优控制

4.1 引言

4.2 问题描述

4.2.1 带约束的切换最优控制

4.2.2 带约束的嵌入系统最优控制

4.3 EOCP与SOCP轨线之间的关系

4.4 约束问题的最优性条件

4.5 数值模拟

4.6 小结

5 基于并行的微生物连续发酵混杂系统的路径辨识

5.1 引言

5.2 代谢路径和非线性动力系统

5.3 非线性系统的性质

5.4 性能指标与鲁棒性

5.5 路径辨识的并行粒子群算法

5.6 数值结果

5.7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论文创新点摘要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近年来,一类既含有连续动态又含有离散事件的系统—混杂系统,由于其广泛的应用和本身的复杂性吸引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成为一个新的研究热点.针对两类需要解决的混杂系统问题,本文一是以切换系统为研究对象,在不预先指定切换序列和切换次数的前提下,考虑了一类切换系统的最忧控制问题;二是以微生物发酵生产1,3-丙二醇为背景,研究了一类非线性混杂系统的辨识问题.在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下,本文的研究工作既扩展了最优控制理论以及优化算法的研究,同时为实际应用提供重要参考,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1.在切换序列和切换次数未知的情况下,考虑了一类由s(s≥2)个切换子系统组成的一般凸紧约束的切换最优控制问题.构造了嵌入系统、松弛系统,并讨论了它们与切换系统轨线之间的关系,给出了切换控制次优解的构造方法.基于极大值原理,讨论了嵌入系统最优解的必要性条件,以及切换系统最优解或近似次优解的判别条件,构造了切换最优控制最优解(或次优解)的求解方法.基于并行原理,构造了一个并行优化算法,利用联想深腾1800集群对算例进行了数值计算,数值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2.考虑到约束问题的特殊性,在不预先指定切换顺序和切换次数的情况下,研究了带有状态约束、控制约束和终端约束的切换最优控制问题.重新构造了嵌入系统,讨论了状态边界约束条件,给出了切换系统、切换子系统、嵌入系统的控制域,以及嵌入系统有效控制域的定义.基于这些控制域,讨论了带有约束的嵌入系统与切换系统轨线的关系,给出了切换系统最优控制次优解的构造方法.在约束条件下,讨论了嵌入系统最优解的必要性条件,以及嵌入系统与切换系统最优解之间的关系,并通过限定嵌入系统在有效控制域内取值,将带有状态约束的问题转化为一般的凸紧约束,得到了约束问题切换最优控制的求解方法.数值结果表明,算法是有效的.
  3.针对微生物连续发酵生产1,3-丙二醇的过程中,代谢机理不清的问题,综合考虑底物和产物可能的跨膜运输方式,以及中间代谢产物对细胞本身以及胞内酶物质的不同抑制作用,组合不同方式,建立了一个由72条可能的代谢路径,8维微分方程,既含有连续变量又含有离散变量的非线性混杂动力系统模型.针对该模型,探讨了解的性质.在缺少胞内实验数据的情况下,利用生物系统鲁棒性,结合测得的细胞外物质实验数据,首次建立了一个由43848个连续变量,1152个离散变量组成的复杂代谢系统路径辨识模型.考虑到动力系统向量场不可微,求解规模巨大,本文构造了一个并行粒子群路径辨识算法(PPSO-PIA).应用该算法,在联想深腾1800集群上进行了数值计算,共进行了77172480次微分方程数值计算,获得的最优路径合理地描述了发酵过程,为推断生物发酵机理提供了重要参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