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影像解读下的建筑形态研究——以王澍作品为例
【6h】

影像解读下的建筑形态研究——以王澍作品为例

代理获取

摘要

当代社会日益表现出一个影像文化时代的强烈特征。影像作为日益普及的大众书写和传播媒介,在建筑功能性意义之外的文化价值中是重要的参与者和创造者。建筑空间、结构及形态具有的抽象形式美感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摄影术诞生之初就与建筑产生互涉,二者皆与视觉化的传播方式关联,都是通过光线营造结构、色彩等视觉特征。摄影物化为影像是媒介,建筑是本体,经摄影表达的建筑影像产生复合的精神内涵。由此,人类认识建筑艺术不仅仅是通过其空间实体形态,也经由影像对建筑形态和空间情境形成信息再造,即建筑摄影。从传统纸媒到互联网等新兴媒体,不断变化的媒介环境也在更新建筑影像的美学特征,当代的建筑影像正是构建在复杂的传播环境和多元的表现形式之上。因而,研究当代建筑影像对影像、对建筑都尤为必要。
  本文研究影像视角下的建筑,即经由影像转译和再造的建筑形态,目的在于论证影像是建筑实体之外建筑空间信息最理想的传播媒介。通过研究影像对建筑信息传播的功能、建筑摄影的图像语言及表现方法、影像艺术与建筑艺术的共通性等方面,强调影像在建筑形态表现和建筑文化传承中具有的重要作用。或客观或是主观,或再现或是表现,影像为建筑外在形态和内在精神形成最佳的转译和再造。文中也涉及成为一个优秀建筑摄影师应具备的综合素养。毕竟摄影师的个性因素影响影像风格,应用的器材和技术也制约影像样式,影像的用途决定了其艺术创作与客观再现之间的尺度。客观记录与主观表现的建筑摄影都是对建筑思想的时空延伸,让建筑文化得到升华。
  本文例证主要以建筑家王澍作品为主。王澍建筑作品鲜明的传统元素运用,极具视觉化的空间形态,成就他融合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与西方现代建筑文明于一体的建筑风格。这种突出视觉效果的建筑风格,在以影像为媒介的建筑影像表达上,有更充分的空间进行转译与再造。经由影像的视觉张力及传播便捷性,建筑家的理念、思想实现更大影响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