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王澍建筑作品中的建构研究——以杭州象山校区为例
【6h】

王澍建筑作品中的建构研究——以杭州象山校区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目的

1.2.2 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相关概念的界定

1.5.1 建构

1.5.2 建筑体验

2 王澍建筑思想的来源和形成

2.1 王澍建筑思想的来源

2.1.1 传统园林熏陶

2.1.2 乡村记忆延续

2.1.3 传统工艺学习

2.1.4 感悟江南,文人情怀

2.2 王澍建筑思想“重返自然之道”形成

2.2.1 “自然之道”的生态学诠释

2.2.2 当下建筑回归本源风潮

2.2.3 回归地方文化差异性

2.2.4 向乡村学习并反向影响城市

2.3 本章小结

3 “重返自然之道”思想指导下的环境建构

3.1 王澍建筑环境建构特征

3.1.1 绿色生态

3.1.2 记忆的再现

3.1.3 文化的传承

3.2 “重返自然之道”指导下象山校区环境建构

3.2.1 建筑环境的特点

3.2.2 建筑环境建构手法

3.3 本章小结

4 基于中国园林建筑的空间建构表现

4.1 中国园林建筑的空间功能与形态简述

4.1.1 园林空间功能

4.1.2 园林空间形态

4.2 中国园林建筑的空间组织方法

4.2.1 空间的层次感

4.2.2 空间的虚实对比

4.2.3 空间的延续与复合

4.2.4 空间的阵列与组合

4.3 中国园林建筑的空间意向建构简述

4.4 象山校区建筑构筑物及其功能形态

4.4.1 桥、连廊、走道

4.4.2 窗洞

4.4.3 大小院落

4.4.4 景观小品

4.5 象山校区园林建筑空间文化的建构方法

4.5.1 衔接与过渡——连贯性叙事

4.3.2 重复与再现——记忆犹新

4.5.2 对比与变化——情趣体现

4.5.3 虚与实的变换——意犹未尽

4.6 融合传统园林意境,构建诗意空间

4.6.1 半开敞空间——收获意外,品茗时光

4.6.2 借景——诗情画意

4.7 本章小结

5 传承与创新——旧材料对“自然之道”的建构表达

5.1 王澍建筑材料特征

5.1.1 材料的丰富性

5.1.2 旧材料的再利用

5.2 旧材料及其建构内涵

5.2.1 旧材料的文化发掘

5.2.2 旧材料运用的文化内涵

5.3 旧材料的收集与建构方法

5.3.1 旧材料收集

5.3.2 旧材料的组合方式

5.3.3 旧材料的运用范围

5.4 象山校区建筑材料的组合——混合图案化肌理

5.4.1 东方美学的影响

5.4.2 图案肌理的具体建构

5.4.3 材料拼接的色彩搭配

5.5 象山校区建筑肌理的细部建构

5.5.1 建造肌理

5.5.2 旧材料的连接技术

5.6 象山校区建筑建造技术革新

5.6.1 瓦爿墙的建造

5.6.2 “竹条模板混凝土”

5.6.3 匠人工艺的传承与发展

5.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当今经济飞速发展推动建筑领域发展,衍生出一系列的问题,引发环境和生态危机、资源的浪费,以及本土建筑文化衰落。中国当今的城市化进程,正在引发一场关于建筑应当基于传统还是只应面向未来的討论,而王澍获得普利兹克奖,其作品被评论为“能够超越争论,并演化成扎根于历史背景、永不过时甚至具世界性的建筑”,世界和国人的关注点开始转向于王澍的建筑,引发国人对本国建筑发展方向的思考。日本著名建筑大师丹下健三提出如何继承传统的两种出发点——“一个是继承传统的形式,一个是继承非物质形态的精神方式。”第一种是对传统建筑的具象符号沿袭,而第二种是建筑体验传递的内在抽象精神。王澍所坚持的设计思想“重返自然之道”,并表示“我从来都不是建一个建筑,而是在建一个世界”,这是对建筑体验中文化的尊重,和空间形态精神文化的延续。
  本论文基于王澍的设计思想,从建构的角度,通过环境、空间、材料技术三个方面对王澍作品进行分析,着重分析杭州中国美院象山校区。目的在于为中国建筑本土化建设提供可行的探索途径,总结出新的设计方法以及新的思考方向。首先,分析王澍建筑思想“重返自然之道”;进而,对建筑环境文化建构进行阐述与分析;然后,分析王澍将中国园林文化抽象精神融入到建筑当中,建立一种有“情趣”的建筑空间;更进一步,王澍注重旧材料沿袭文化历史,通过分析旧材料的意义、收集及整理运用,以及新技术的研发,并将这些很好的建构到整个建筑中,从而得出一种基于传统的现代建构观念。王澍很好的用现代的语言回应时代的发展,同时,也很好的唤起往昔的记忆,营造场所文化精神,使得其建筑散发着思考与创作的智慧。通过笔者系统地研究,为中国建筑本土化发展提供可行的探索途径,丰富了建构理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