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琼脂糖包膜活性炭的制备及内毒素吸附剂的研制
【6h】

琼脂糖包膜活性炭的制备及内毒素吸附剂的研制

代理获取

摘要

内毒素能够引起多种生物学效应,最典型的是引发内毒素血症的发生,此时,大量的内毒素作用于机体的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内皮细胞、血小板,以及补体系统和凝血系统等,造成功能紊乱而导致微循环障碍,导致病人休克,严重患者可发展成多脏器功能衰竭甚至死亡的发生。因此,研制能够有效去除内毒素的吸附剂至关重要。
  本论文利用琼脂糖对活性炭进行了包膜处理,随后进一步偶联功能性配基,合成了具有协同吸附能力的内毒素吸附剂,并对吸附剂的合成进行了优化,随后对吸附剂的吸附机理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
  (1)反相悬浮制备琼脂糖包膜活性炭时,搅拌转速为600 rpm、水相油相比为1∶3.5、分散剂浓度为6%及分散剂HLB值为6.5,此时反应体系最为稳定,成膜反应能够顺利进行。
  (2)琼脂糖浓度用量为4%-6%(m/v)时,活性炭表面的包膜厚度适中。环氧氯丙烷用量为0.39∶1(v/m)时,所合成的交联琼脂糖包膜活性炭能耐受湿热灭菌。
  (3)选择以聚赖氨酸为间隔臂,继续偶联赖氨酸的吸附剂进行后续实验的吸附剂优化及性能评价。当赖氨酸偶联密度为55μmol/mL时,吸附剂对初浓度为3.43 EU/mL的内毒素血清溶液的内毒素吸附容量为38.06 EU/g,去除率可达55.4%。
  (4)吸附剂与内毒素之间的静电作用随着离子强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弱;随pH的增加,吸附剂与内毒素分子之间的静电作用逐渐减弱;温度越高,分子布朗运动越快,内毒素分子与吸附剂配基碰撞的概率越高,对吸附越有利。
  (5)在Tris-HCl缓冲体系中,吸附剂对内毒素的吸附可在60 min左右达到吸附平衡,符合二级动力学方程。等温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饱和吸附量大于2200 EU/g。
  (6)综合考虑吸附容量和去除率两方面的原因,吸附剂用量和血清溶液的质量体积比值在1∶20时为宜。
  (7)在血清体系中的内毒素静态吸附实验表明,即使此种吸附剂在血清中对内毒素的去除率仅为46%,但是相比其他吸附剂,此种吸附剂仍具有价格低廉的优势,并且此种吸附剂具有协同吸附炎症因子等中小毒素分子的作用,这是其他吸附剂不可比拟的一大优点。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