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百合无症病毒16kDa基因的克隆、原核表达及亚细胞定位
【6h】

百合无症病毒16kDa基因的克隆、原核表达及亚细胞定位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百合病毒病概述

1.1.1 百合病毒的危害

1.1.2 百合病毒的防治方法

1.1.3 百合病毒的检测方法

1.2 百合无症病毒的研究进展

1.2.1 百合无症病毒的生物学特性

1.2.2 百合无症病毒的病害流行学研究

1.3 百合无症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1.3.1 百合无症病毒基因组

1.3.2 LSV编码蛋白的功能

1.4 病毒末端结合蛋白16kDa的研究进展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LSV-16kDa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2.1 材料与试剂

2.1.1 植物材料

2.1.2 病株和载体质粒

2.1.3 主要实验试剂

2.1.4 仪器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百合叶片总RNA的分离与提取

2.2.2 LSV-16kDa片段的获得

2.2.3 重组质粒的克隆及检测

2.2.4 克隆片段LSV-16kDa序列的测定

2.3 结果与分析

2.3.1 提取百合叶片的总RNA

2.3.2 应用RT-PCR方法获得目的片段

2.3.3 重组质粒PCR检测

2.3.4 重组质粒双酶切反应检测

2.3.5 克隆片段序列的测定结果

2.3.6 LSV序列分析

2.4 讨论

2.5 小结

3 LSV-16kDa分析与蛋白结构预测

3.1 实验方法

3.1.1 LSV-16kDa基本理化性质预测

3.1.2 LSV-16kDa功能结构域预测

3.1.3 LSV-16kDa疏水性预测

3.1.4 LSV-16kDa二级结构预测

3.1.5 LSV-16kDa卷曲螺旋结构预测

3.1.6 LSV-16kDa蛋白信号肽预测

3.1.7 LSV-16kDa蛋白亚细胞定位预测

3.1.8 LSV-16kDa三级结构预测

3.2 结果与分析

3.2.1 LSV-16kDa蛋白理化性质分析

3.2.2 LSV-16kDa功能结构域分析

3.2.3 LSV-16kDa疏水性分析

3.2.4 LSV-16kDa二级结构分析

3.2.5 LSV-16kDa卷曲结构分析

3.2.6 LSV-16kDa信号肽分析

3.2.7 LSV-16kDa亚细胞定位分析

3.2.8 LSV-16kDa结构域三级结构分析

3.3 讨论

3.4 小结

4 LSV-16kDa融合蛋白的原核表达

4.1 实验材料与试剂

4.2 实验方法

4.2.1 原核表达载体pGEX-16kDa的构建

4.2.2 pGEX-16kDa融合蛋白诱导表达及检测

4.2.3 pGEX-16kDa融合蛋白的可溶性表达

4.2.4 pGEX-16kDa蛋白大量表达纯化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4.3.2 pGEX-16kDa融合蛋白的小量诱导表达及检测

4.3.3 pGEX-16kDa融合蛋白的可溶性分析

4.3.4 pGEX-16kDa蛋白大量表达纯化

4.4 讨论

4.5 小结

5 LSV-16kDa蛋白的亚细胞定位

5.1 实验材料与试剂

5.2 实验仪器

5.3 实验方法

5.3.1 瞬时表达载体pTF-GFP、pTF-16kDa-GFP和pTF-GFP-16kDa的构建

5.3.2 16kDa蛋白的亚细胞定位

5.4 结果与分析

5.4.1 瞬时表达载体的构建

5.4.2 16kDa基因的亚细胞定位

5.5 讨论

5.6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百合无症病毒(Lily symptomless virus,LSV)属麝香石竹潜隐病毒属(Carlavirus),是侵染百合的主要病毒之一。该病毒能够被蚜虫以非持续性的方式或者被棉蚜以持续的方式传播。LSV是一种纤维状的病毒颗粒,长度约为640nm宽度约为17-18nm,基因组为正单链RNA分子,3'端含有Poly A尾巴,5'端有帽子结构,含有6个开放阅读框(ORE),编码4个蛋白,依次为:RNA依赖的RNA聚合酶(RdRp),三基因盒蛋白(TGBp1,2,3),衣壳蛋白(CP)和未知功能的16 kDa蛋白。本研究主要围绕病毒3'端未知功能的16 kDa蛋白展开的。本文主要研究LSV-16kDa蛋白的基本理化性质和结构特点对揭示LSV的致病机理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采用RT-PCR法克隆出LSV-16kDa基因,得到了一个基因全长为423bp的cDNA序列,该序列编码140个氨基酸。为了研究LSV-16kDa蛋白的系统进化关系,我们将已测序获得的序列与从GeneBank上获取的5种不同地区病毒的DNA和氨基酸序列比对后发现,相似性分别高达97%~99%和89-99%,而且16kDa-DaLian与16kDa-India的相似性较高,表明这两个物种可能来自同一进化来源。此外,我们还研究LSV同属不同物种间的进化关系,我们选取GeneBank序列数据库中属于Carlaviruses属的12种与16kDa蛋白相似的氨基酸序列,系统进化分析表明16kDa-DL与Llv(Lilylatent virus)最接近。
  针对未知功能的LSV-16kDa蛋白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该蛋白的等电点为9.89,蛋白分子量为16194.8,有11个负电荷残基,24个正电荷残基,原子数为2288。LSV-16kDa为亲水性较强的蛋白;其二级结构有2α螺旋和3个延伸链,不存在信号肽结构,为非分泌型蛋白;其氨基酸序列中含有一个典型的调节病毒转录的Carla C4超蛋白家族,该Carla C4保守区域位于16kDa蛋白的第28~117位氨基酸,全长为91,Bit Score:109.39,E-value:2.02e-31.疏水性分析表明它是一个亲水性蛋白。卷曲结构主要出现在N端C端和两个螺旋之间。我们利用I-TASSER预测LSV-16kDa蛋白的三维结构。
  通过IPTG进行诱导表达并利用SDS-PAGE进行检测,目的菌液中有明显的特异性条带,大小为45kDa(含有29kDa的GST标签),说明16kDa蛋白得到大量的表达。最佳的原核表达条件是当温度为30℃、IPTG浓度为0.1-0.5mmol/L、诱导6h时,这时GST-16kDa融合蛋白以可溶性形式表达量较多,以包涵体形式表达量较少;经Bradford法测定其蛋白浓度为0.65 mg/mL。以上的结果为LSV-16kDa蛋白抗体的制备、蛋白功能分析以及LSV致病机理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我们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LSV-16kDa蛋白的亚细胞定位分布情况,并利用瞬时侵染的方法和荧光定位法观察16kDa与GFP融合蛋白在洋葱内表皮细胞中的定位情况,实验表明,融合蛋白16kDa-GFP和GFP-16kDa位于细胞核中并且均匀的分布于整个细胞核中。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