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电子商务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模式研究
【6h】

电子商务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模式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电子商务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的研究现状

1.2.2 碳排放的研究现状

1.2.3 车辆路径问题的研究现状

1.2.4 相关研究小结

1.3 研究意义

1.4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和结构

2 电子商务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理论基础

2.1 最后一公里配送现状

2.2 最后一公里配送模式概述

2.3 最后一公里配送模式比较分析

2.4 本章小节

3 基于成本的最后一公里配送模式决策研究

3.1 模型假设

3.2 最后一公里配送效率及成本建模

3.2.1 不同配送模式的配送效率优化建模

3.2.2 不同配送模式的成本结构建模

3.3 数值实验

3.3.1 车辆类型与配送模式的适应性

3.3.2 不同配送模式的配送效率对比

3.3.3 不同配送模式的总成本对比

3.4 本章小节

4 考虑碳税情况下最后一公里配送模式决策研究

4.1 不同配送模式碳排放量研究

4.1.1 碳排放量优化建模

4.1.2 碳排放量的数值计算

4.2 考虑碳税的不同配送模式成本优化建模

4.3 数值实验

4.3.1 考虑碳税的三种配送模式成本结构分析

4.3.2 考虑碳税的三种配送模式成本对比分析

4.3.3 碳税对三种配送模式成本的影响

4.4 本章小节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近年来,电子商务物流始终无法跟上电子商务交易飞速发展的脚步,特别是占电子商务物流总成本达30%的最后一公里配送,存在着配送延时、顾客满意度不高和包裹丢失等一系列问题,已成为电子商务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问题之一。科学决策最后一公里配送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最后一公里配送的操作效率和电子商务物流服务水平,降低其配送能耗和成本。本文研究了电子商务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的送货上门模式(AHD)、自助收发箱模式(RB)和顾客自提站模式(CDPs)在不同环境下的竞争力,特别是在人口高密度地区的应用效果。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所示:
  (1)定性分析电子商务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说明最后一公里配送的现状和难点,梳理最后一公里配送不同模式的操作流程,指出最后一公里配送在电子商务交易中的重要作用。同时,根据不同配送模式的优势和劣势,初步确定不同配送模式的适用环境。
  (2)在对最后一公里配送模式定性分析的基础上,根据配送模式的操作流程建立不同类型的车辆路径规划模型和K-means聚类模型,优化计算得到三种配送模式的配送效率,并结合每种模式的成本结构,算得各自的配送成本。结果表明不同的最后一公里配送模式适合不同的配送环境。送货上门模式适用于订单量较小或人口密度较低的地区;公共自助收发箱和顾客自提站模式适用于订单量较大并且人口密度也较大的地区,哪个更合适,需视具体情况而定。
  (3)针对电子商务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的碳排放,考虑车辆载重影响车辆耗油的情况下采用改进的车辆路径规划和聚类分析等模型分别优化计算现存不同的最后一公里配送模式的车辆耗能,再进一步计算各配送模式的总能耗并折算出其碳排放量,从而比较不同配送模式对环境的影响,并分析每种模式中影响碳排放量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不同的配送模式碳排放差异较大,主要影响因素也完全不同。
  (4)针对电子商务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环节,采用时间依赖性的车辆路径优化和聚类分析等模型分别优化计算征收碳税时不同最后一公里配送模式的成本,比较不同订单量情况下各种模式的成本变化情况,并分析每种模式中影响成本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当订单量较少时,依旧采用送货上门模式最合适,随着订单量的增长,选择自助收发箱模式或是顾客自提站模式则需要取决于自助收发箱费用和第三方机构提成的比例以及碳税。从电子商务物流服务商角度而言,碳税对自助收发箱模式的成本影响较大,对其他配送模式的成本影响很小。
  本文针对电子商务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模式的决策问题,分别从经济和环保两个维度探究不同最后一公里配送模式的应用差异,并进一步研究不同配送模式随着订单量变化的成本变化趋势及碳税对其成本的影响,为电子商务物流服务商进行最后一公里配送模式决策提供一定的指导意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