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民族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优化研究
【6h】

民族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优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意义

1.3 研究现状评述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的基本思路、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创新点

2 民族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的基本理论

2.1 民族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的含义与主要内容

2.1.1 民族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的含义

2.1.2 民族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构建的主要内容

2.2 民族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的主要类型

2.2.1 专业实践模式

2.2.2 民族地区实践模式

2.2.3 民族院校-企业合作模式

2.2.4 民族大学生志愿服务模式

2.2.5 民族大学生勤工助学模式

2.2.6 民族大学生就业创业实践模式

2.2.7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模式

2.3 民族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优化的理论基础

2.3.1 教育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理论

2.3.2 “民族认同”理论

2.3.3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的规范性文件

3 民族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的现状分析

3.1 调查研究范围和技术方法

3.1.1 问卷调查的范围

3.1.2 问卷的结构

3.1.3 问卷的技术方法

3.2 当前模式下民族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取得的成效

3.2.1 民族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覆盖面较高

3.2.2 民族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得到了广泛的支持

3.2.3 民族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3.3 当前民族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存在的问题

3.3.1 实践模式各参与要素重视程度不够

3.3.2 实践内容和形式特色不突出

3.3.3 实践组织实施缺乏保障

3.3.4 实践考核评价方式单一

3.4 当前民族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4.1 认识上的偏差

3.4.2 组织管理难以形成合力

3.4.3 实践育人机制尚未完全形成

3.4.4 社会实践模式创新不足

4 民族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优化的对策

4.1 充分发挥社会实践模式参与要素的积极性

4.1.1 民族院校应始终坚持实践育人理念

4.1.2 努力调动各民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4.1.3 全面激发全体教师的主导作用

4.2 确立行之有效的大学生社会实践体系

4.2.1 健全社会实践的组织领导体系

4.2.2 强化社会实践的监管体系

4.2.3 完善社会实践的内容体系

4.2.4 更新社会实践的考核评价体系

4.3 建构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和民族地区科研项目为依托的社会实践模式

4.3.1 实施社会实践学分制度

4.3.2 运作方式项目化

4.3.3 实践内容立足民族特色

4.3.4 促进民族院校与实践基地一体化建设

4.3.5 发挥考核评价机制的激励作用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社会实践是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手段,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民族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不断开展,已经成为各民族大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但是,随着民族高等教育的不断改革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民族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因此,如何探索和优化民族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运作模式,提高实践育人效果,已经成为当前民族院校需要深入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论文在认真研读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立足于教育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理论、民族认同理论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的规范性文件,总结了民族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的主要类型,并对民族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现状进行了调查,问卷调查面向12所民族院校,共发放763份,回收693份,数据通过SPSS18方法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当前模式下民族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如:社会实践覆盖面较高;社会实践得到了广泛支持;社会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等。但是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实践模式各参与要素重视程度不够;实践内容和形式特色不突出;实践组织实施缺乏保障;实践考核评价方式单一。文章认为认识上的偏差、管理难以形成合力、实践育人机制尚未完全形成和社会实践模式创新不足是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故提出充分发挥社会实践模式参与要素的积极性和确立民族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体系的模式优化对策,并建构了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和民族地区科研项目为依托的社会实践优化模式,以期推动民族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顺利有效开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