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国内外施工合同范本的风险分担比较研究
【6h】

基于国内外施工合同范本的风险分担比较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 不完全的工程建设施工合同

2.1 标准化工程建设施工合同的内涵

2.2 示范文本的修订和构成

2.3 新红皮书的特点和构成

2.4 工程建设施工合同的不完全性

2.5 本章小结

3 工程建设风险

3.1 工程建设风险定义

3.2 工程建设风险分类

3.3 风险与合同当事人行为

3.4 风险与合同变更

3.5 本章小结

4 工程建设外生风险及分担方式比较

4.1 风险分担原则

4.2 外生风险与合同变更原则

4.3 示范文本与新红皮书外生风险分担比较

4.4 本章小结

5 工程建设内生风险抑制及合同变更规定比较

5.1 合同文本与结构的比较

5.2 合同变更规定的比较

5.3 违约与合同解除的比较

5.4 工程建设监督机制比较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建设工程项目固有的特征决定了工程建设阶段不仅存在因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导致的外生风险,而且还存在着因承发包人的有限理性、信息不对称等导致的机会主义内生风险。承包人和发包人通常以政府相关部门制定的标准化施工合同范本为基础签订施工合同并对如何分担风险进行明确规定。本文通过比较分析我国2013版《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以下简称为示范文本)和国际通用的FIDIC《施工合同条件》(以下简称为新红皮书)的通用条款(条件),对工程建设中承发包人风险分担机制进行研究。
  本文首先以不完全合同理论为基础,对工程建设施工合同的不完全性进行分析。其次,从契约经济学角度将工程建设风险分为外生风险和内生风险,按照动态风险分担理论,分析了风险与当事人行为、风险与合同变更的关系。再次,针对性地比较分析示范文本和新红皮书通用条款中关于分担原则、合同变更原则、分担形式上的差别。最后,从合同文本及结构、合同变更规定、违约及合同解除、监督机制四个方面比较分析两个合同范本在抑制机会主义内生风险上的差异。
  分析结果表明,在外生风险分担方面,两个合同范本在风险分担原则上是一致的,但在具体风险的分担形式和变更原则上有区别,如法律对文明施工费的调整、施工场地和条件的提供、异常恶劣气候条件等;在内生风险抑制方面,两个合同范本对变更程序、利益共享机制、争议解决流程、实施机制、监督机制的规定差别较大。本文结合我国的法律、文化和惯例等对两个合同范本之间的差异进行了剖析,借鉴新红皮书,对示范文本提出合理化建议,以完善我国工程建设风险分担体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