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沈阳市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效果评价研究
【6h】

沈阳市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效果评价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展开▼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项建设活动全面开展,使得我国建设用地规模迅速增加,全国各大城市普遍呈现“摊大饼”式的发展态势。这种以外延扩张为主的建设活动,带来了不容忽视的土地利用问题,即资源浪费和用地格局失序。这一系列问题迫使我们必须更新观念,转变土地利用方式,由外延扩张转向内涵挖潜、走节约集约用地的道路。开展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效果评价研究,是制定合理用地策略的前提,是落实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本研究以沈阳市行政辖区内的全部建设用地为研究对象,从宏观尺度上对沈阳市全域展开了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效果评价,通过基础调查,分析沈阳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缺位因素,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进行集约度计算,采用数轴法对县区划分土地集约利用状况类型,并根据研究结论分析沈阳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特征和规律,掌握集约利用存在的问题,进而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对策建议。 研究表明,沈阳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现状水平较高,但动态变化趋势不理想。相对于较高的增长耗地指数和管理绩效指数,弹性系数指数较低。与往年相比,沈阳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是沈阳市经济增速和人口增长进一步放缓,固定资产投资等经济指标甚至出现了负增长,而建设用地仍保持了一定速度的增长。从空间分异特征分析,沈阳市各县区集约水平从中心城区到郊区再扩张到县域,呈现出集约水平逐步降低的趋势,但远郊县域动态变化趋势好于近郊。立足于评价结果,提出构建差别化的人地挂钩机制、开展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推行“多规合一”、提升城镇化质量等建议,进一步提高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 本文从区域尺度对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进行了研究,基于集约利用的内涵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探讨了评价指标计算方法和评价方法,以及土地利用状况类型的划分,研究过程不仅有理论意义,研究结果也具有实用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