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国际融资中资产证券化的法律问题研究
【6h】

国际融资中资产证券化的法律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前言

第1章绪论

1.1资产证券化的含义

1.2资产证券化的法律本质和特征

1.2.1资产证券化的法律本质

1.2.2资产证券化的特征

1.3资产证券化的种类

1.4资产证券化的实现程序

1.5资产证券化在国际融资交易中的现状和作用

1.5.1资产证券化在国际融资交易中的现状

1.5.2跨国资产证券化与其他国际融资方式相比的优势

1.5.3 ABS融资在我国国际融资中的作用

第2章资产证券化交易结构的法律分析

2.1破产隔离机制及信用增级机制

2.2资产转移

2.2.1资产转移的方式

2.2.2资产转移的重新定性(re—characterization)问题

2.3 SPV“破产隔离”的主要法律问题

2.3.1 SPV的法律组织形式

2.3.2 SPV与资产证券化发起人破产风险相隔离

2.3.3 SPV与其自身的破产风险相隔离

2.4信用增级

第3章国外资产证券化发展状况和相关法制环境

3.1资产证券化在美国的发展及其法律规制

3.2资产证券化在英国的发展和法律规制

3.3资产证券化在其他国家的发展情况

第4章中国开展资产证券化活动的法律框架构想

4.1中国资产证券化实践探索及理论分析

4.2我国适用资产证券化的法律问题研究

4.2.1资产证券化的基础问题—资产与证券

4.2.2 SPV的法律形式

4.2.3与资产转让有关的法律规范

4.2.4信用增级与证券资信评级的法律环境

4.2.5证券发行与交易的法律环境

4.3建立我国调整资产证券化的法律制度

第5章资产证券化在我国运作的过渡性解决方案——跨国资产证券化

第6章结束语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资产证券化是近30年来国际金融领域最重要的金融创新和金融工具之一,自从该世纪七十年代在美国出现之后,得到了迅速发展.抵押贷款支撑证券市场在美国已经成为仅次于国债的第二大证券市场.在欧洲和亚洲,资产证券化也正在得到日益广泛的使用,被公认为是国际资本市场新的发展方向.资产证券化在担保、证券法律制度基础上,将静态的债权资产转化为可流通的证券资产,破产隔离机制是资产证券化区别于其他融资手段的关键,资产转移和SPV的构建则是资产证券化实现破产隔离的两大基础.它加强了担保权人的地位,使得投资者利益的实现免受破产程序的影响,为经济主体和资本市场提供了当时制度下所不具有的效率.在中国融资方式改革中,尤其是入世后,有进行抵押贷款证券化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一定现实需求,理论界对资产证券化研究也渐成热点.从法律制度的角度来看,金融资产、债权的质押面临很多法律上的不确定,权利质的实现将受到破产程序的拖延.引入资产证券化可以避免破产程序对担保债权实现的影响,弥补中国担保制度尤其是权利质押制度的缺陷.但资产证券化在中国的运用将面临不少法律障碍.该文主要采用实证、归纳和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通过考察美国发达国家资产证券化法律实践,提炼出市场经济中一般的资产证券化操作法律机理,对比中国现存的法制环境,指出中国应通过专项立法,出台完善措施,建立中国资产证券化法律制度.创造性的提出规范并促进资产证券化操作的立法建议.强调资产证券化在中国运作的过渡性解决方案—跨国资产证券化及其示范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