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船舶载运散煤的风险分析及对策研究
【6h】

船舶载运散煤的风险分析及对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绪论

1.1煤与海上运输

1.1.1海上运输中的煤

1.1.2运输规则

1.1.2运煤船舶

1.1.3航区与运程

1.2存在问题

1.3解决思路

第2章煤的种类及运输性质

2.1运输性质

2.1.1粒度

2.1.2密度

2.1.3积载因数

2.1.4散落性

2.1.5流态性

2.1.6扬尘性

2.1.7氧化性

2.1.8自热和自燃性

2.1.9产生易燃、易爆气体

2.1.10与水反应性

2.1.11冻结性

2.2煤的种类

2.2.1属于4.1类的煤

2.2.2属于4.2类的煤

2.2.3属于4.3类的煤

2.2.4腐蚀船体的煤

2.2.5易流态化的煤

2.1.6易释放甲烷的煤

2.1.7无危险性的煤

2.3货物特性申报

第3章运输煤的船舶

3.1杂货船运煤

3.1.1.运量小

3.1.2船体结构易受损

3.1.3平舱困难

3.1.4卸载困难

3.2散货船运煤

3.2.1船龄偏大

3.2.2港内不利因素

3.2.3船舶超载航行

3.2.4海上更换压载水

3.3运煤船要求

3.3.1运煤船应达到的技术指标

3.3.2运煤船应配备的设备

第4章煤的装载

4.1货舱的装备

4.1.1货舱清洁

4.1.2货舱检查

4.1.3货舱设备检查和准备

4.1.4污水井、污水沟的防护

4.2装船注意事项

4.2.1隔离和积载要求

4.2.2注意事项

4.3平舱措施

第5章运输过程管理

5.1日常管理操作

5.1.1对所有煤的管理

5.1.2对腐蚀船体的煤的管理

5.1.3对释放甲烷的煤的管理

5.1.4对自热煤的管理

5.1.5货煤的气体监测

5.2运输过程中的通风研究

5.2.1货舱通风基本原理

5.2.2排出舱内甲烷气体的通风研究

5.2.3对易自燃煤的通风研究

第6章交付

6.1确定交付货物重量

6.1.1岸上计量法

6.1.2水尺检量

6.2货物交付中的争议

6.2.1货物自燃

6.2.2货物污损

6.2.3水致货损与货差

6.2.4煤的粒度

6.2.5货物称重

第7章结论与展望

7.1结论

7.3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 谢

展开▼

摘要

煤具有特殊性质,因而在海上运输时具有一定危险性。为防止海运煤过程中事故的发生,国际海事组织(IMO)以及各大煤炭生产及出口国都制定有相应运输规则。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运输各方常忽略海上运煤具有的危险,未按有关规则规定进行操作,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从而导致本可避免的船货事故。 究其原因主要包括:船方对所要装运的煤的类别不清楚,不能将不同种类的煤分类装载,导致各种煤之间的混杂污染;对货物运输特性掌握不足,未能在运输过程中采取适当的预防危险发生的措施;船舶气体监测仪器等设备准备不充分,或船员不能正确使用这些仪器,或对正确的监测方法不熟悉,致使无法了解货舱内空气和货物的状况;航行中未能结合所运载的煤的性质,制定出一套系统的管理规范,用以妥善地运输煤货。 为保证煤的海上安全运输,进一步提高煤海上运输的科研水平,本文分析了船舶在散装运输煤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预防事故措施和运输指导性意见;通过对煤的分类以及对其性质的枚举和讨论,便于船方在承运煤货时能清醒的认识到货物具有的特性;根据煤的运输特性和装运要求,总结出运煤船应具备的技术指标和应配备的仪器设备;列出了装货货舱所要准备的事项以及清洁货舱的方法,提出了货物装载的注意事项;提供了煤气体的检测方法,并通过对货舱通风理论的研究,提出了利用自然通风方式排除舱内甲烷气体的方法,给出了最小通风时间的计算方法,以及对同时属于易自燃煤和易释放甲烷的煤货通风时,为防止煤进一步自热反应所需通风量的计算方法;总结出了引发货物买卖双方对货物质量产生争议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以便货物交付得以顺利进行。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