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交通运输类大学生培养质量研究——以大连海事大学为例
【6h】

交通运输类大学生培养质量研究——以大连海事大学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扩招导致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下滑

1.1.2 当前我国交通运输行业人才需求状况

1.1.3 大学生就业难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相关概念

1.2.2 大学生培养质量相关研究

1.2.3 交通运输类大学生培养质量相关研究

1.3 选题及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及思路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交通运输类大学生培养体系及就业分析

2.1 交通运输类大学生培养概况

2.1.1 交通运输专业及院校简介

2.1.2 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类专业简介

2.2 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类大学生培养体系分析

2.2.1 培养目标

2.2.2 管理模式

2.2.3 培养体系

2.3 大连海事大学大学生培养内部质量保障体系

2.4 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类毕业生就业分析

2.4.1 就业率

2.4.2 就业去向

2.4.3 地域分布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交通运输类大学生培养质量问卷调查及问卷分析

3.1 问卷设计

3.1.1 访谈提纲

3.1.2 问卷内容

3.2 问卷回收情况

3.2.1 学生问卷调查对象及问卷回收情况

3.2.2 教师问卷调查对象及问卷回收情况

3.3 问卷分析

3.3.1 学生问卷分析

3.3.2 教师问卷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提高交通运输类大学生培养质量的途径与建议

4.1 培养计划的制定

4.2 课程及教学方式改革

4.2.1 增加专业基础课,体现“大交通”理念

4.2.2 改革教学方式

4.2.3 重视实验教学

4.3 传承人文精神,提高大学生非智力因素

4.4 完善质量保障体系

4.4.1 制度严谨,管理科学

4.4.2 强化学生管理,注重学风建设

4.5 实践教学环节

4.5.1 建立假期实习制度

4.5.2 积极培育校外实习基地

4.5.3 丰富社会实践

4.5.4 毕业设计及论文

4.5.5 健全实践课程体系及考核体系

4.6 职业生涯教育

4.6.1 职业规划

4.6.2 心理辅导

4.6.3 实施创业教育

4.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问卷调查表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连续实施,我国高等教育已经步入了“大众化教育”时代。大众化高等教育对人才质量观、人才培养目标及人才培养模式均提出了新的要求,创新型人才培养、大学生自主创业能力、实践动手能力都成为新形势下衡量人才质量的新标准。本文通过对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专业及国际航运管理专业在管理模式、课程设置、质量保障体系及毕业生就业等方面进行分析,结合对往届毕业生和教师的问卷调查,提出了高校交通运输类专业提高大学生培养质量的途径与方法。
   第一章介绍了本文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以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专业和国际航运管理专业为例,对该校大学生培养体系及就业现状进行分析,并得出以下结论:首先,该校交通运输类大学生培养具有鲜明的航运特色,专业建设比较成熟,大学生培养质量整体较好,毕业生就业质量高。其次,该校交通运输类人才培养模式沿袭传统模式,必修课学分过重,导致课程体系弹性不足:实践学分所占比例少并且进程安排不合理;人文素养教育政治化,缺乏人文精神教育;创业教育、就业教育不足。
   第三章通过问卷调查和师生访谈,深入分析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类大学生培养存在的供需矛盾: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与社会需求相脱节;专业知识面窄,应用程度不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等非智力因素亟待加强;就业指导工作不能满足大学生就业、求职需求。
   第四章提出了提高交通运输类大学生培养质量的途径,包括:建立校企联合办学制度,将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科学文化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并重,注重人文精神熏陶;健全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全面做好“督教”与“督学”工作;开展多层次的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

著录项

  • 作者

    宋峻;

  • 作者单位

    大连海事大学;

  • 授予单位 大连海事大学;
  • 学科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杨忠振;
  • 年度 2011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F50-4;
  • 关键词

    高校扩招; 交通运输; 人才培养; 高等教育;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