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Improving ports efficiency in West Africa
【6h】

Improving ports efficiency in West Africa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ABSTRACT

摘要

ABBREVIATIONS

TABLE CONTENT

1 INTRODUCTION

1.1 Background

1.2 Maritime economics of West Africa

1.2.1 Ports in West Africa

1.2.2 Problems faced by the ports

1.3 Research Objectives and questions

1.3.1 Research objectives

1.3.2 Research Questions

1.4 Methodology and overview of the thesis

1.4.1 Research design

1.4.2 Research Approach

1.4.3 Research Strategy

1.4.4 Data collection and survey

1.4.5 AHP method and comparative method

1.4.6 Contributions and Limitations

1.5 Overview of the study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

2.1 Introduction

2.2 Maritime economic review of West African States

2.3 Regional integration for hinterland transport improvement

2.4 Piracy and maritime security

2.5 Factors influencing port efficiency

2.6 Factors influencing port cost

2.7 port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2.8 Ports infrastructure and equipments

2.9 Determinants of a Hub port

2.10 Contribution and limitations

Chapter 3 Ports system in West Africa

3.1 Introduction

3.2 Capacity and Demand

3.2.1 Imbalance Container trade

3.2.2 Container traffic development

3.2.3 Development of general-cargo traffic

3.2.4 Development of dry-bulk traffic

3.2.5 Development of liquid-cargo traffic

3.3 West African ports infrastructure

3.3.1 Ports Performance and Quality

3.3.2 Quayside Container Handling

3.3.3 Landside Container Handing

3.3.4 General Cargo Handling

3.3.5 Dry and Liquid Bulk Cargo Handling

3.3.6 Cargo-Handling Systems

3.3.7 Improving Cargo-Handling Systems

3.4 Ports reforms in West Africa

3.4.1 Port Management Model

3.4.2 Private sector Participation

3.4.3 The Institutional and Regulatory Framework

3.4.4 Planning and Reform

3.5 Connection with the landlocked countries

3.5.1 Ports and Roads connection

3.5.2 Ports and Railways connection

3.5.3 Inland Waterways

3.6 Container Transshipment

3.7 Cargo-Handling Costs

3.8 Piracy and Maritime Security

3.8.1 Piracy in West Africa Sea

3.8.2 Dynamics and Trends of Piracy in the Gulf of Guinea

3.8.3 Piracy impact on West African ports

3.8.4 Improving Maritime Security in West Africa

3.9 Quality of Port Services

3.9.1 Soft infrastructure

3.9.2 Administrative procedure and corruption

Chapter 4:Experience from China for African ports development:a focus on West Africa

4.1 INTRODUCTION

4.2 Ports in Africa

4.2.1 General situation

4.2.2 Ports cost in Africa

4.2.3 Connection between ports and landlocked countries

4.2.4 Ports reform in Africa

4.3 Evolution of Chinese ports

4.3.1 Economic reforms

4.3.2 Case study of Shenzhen’s port

4.4 Lessons from China for West African ports

4.4.1 Port policymaking decentralization

4.4.2 Efficient maritime policy

4.4.3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ports

4.4.4 The use of Technology system

4.4.5 Administration mode

Chapter 5:Hub-Port Choices in West Africa

5.1.INTRODUCTION

5.2 West African shipping market

5.3 Hub port in West Africa

5.4 Methodology

5.5 General conditions of West African major ports

5.5.1 The port of Tema

5.5.2 The Port of Abidjan

5.5.3 The port of Dakar

5.6 Transit and connecting corridors

5.7 The ports competitiveness evaluation

5.7.1 Evaluation of the Ports Location

5.7.2 Evaluation of the Operating Cost(Charge)

5.7.3 Evaluation of the port efficiency

5.7.4 Evaluation of the Port Capacity

5.7.5 The criteria compared with respect to reaching the goal

Chapter 6 Conclusion and recommendations

RFERENCES

Appendices

Appendix 1

Appendix 2

Appendix 3

ACKNOWLEDGEMENT

展开▼

摘要

西非矿产资源十分丰富,铝土、金刚石、石油、金、锰、铁、铜、铌、铀矿等储量非常巨大。目前,西非港口主要为西非地区的矿物质出口提供服务。自1960年以来,很多独立后的西非国家开始发展自己的港口,如罗安达港等。随着西非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西非港口的集装箱进出口量也在不断攀升。尽管多数西非港口目前存在着港口机械陈旧,操作效率低下等问题,但西非港口的散货运输以及集装箱运输仍旧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西非与东南亚,美洲,欧洲等地区均开通了大量航线,对于西非地区的对外贸易有着重要的影响,也是西非地区对外开放的门户,在经济,政治,文化上都有重用作用。
   当前西非港口主要都是以港务局模式对港口进行经营管理,但是由于西非地区政治不稳定以及存在一些地区间的阻碍港口发展的因素,当前采用的港务局模式并没有展示其优势。为了摆脱港务局模式导致的港口市场僵化,促进西非港口的市场化经营,许多新的管理模式正在出现。尤其是当意识到其他地区的港口已经从改革中受惠后,西非地区开始计划采取适当的策略发展其港口,以达到世界其他港口的发展水平。其中,首要的策略是把大部分港口业务部门划分为私营部门。这种划分基于市场经济的理念,经港口经营从政治中剥离,因此被认为能在最短时间内达到最高效率的有效方法。然而,经验表明这种划分后的私营部门仍需调控。港口吞吐能力。限制,海关服务程序的繁琐和其他非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造成了西非港口的拥挤。如今私有化问题已经成为限制区域港口发展的主要因素。如果缺少相应的调控,港口拥堵的问题还将继续恶化,这对西非港口的长期性可持续发展非常不利。目前,很多已经被采取的解决方案还不能有效的达到预期效果。因此我们急需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路线图来促进西非港口的有序发展。
   落后的管理模式制约着非洲港口的发展,非洲港口的发展大大落后于亚洲和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的港口。目前,非洲多数港口的所有权和管理权为政府所有,私人企业很少能够参与港口的投资和经营管理。另外,在非洲,海关的监管制度不规范,监管效率十分低下。
   但是,随着世界对非洲资源需求的不断增长,非洲的国际贸易量持续上升,港口对非洲经济的作用日益重要。非殖民化后,在较短的时期内非洲建设了一批新的港口,但直到今日非洲一直没有国际上认可的大规模港口。大部分非洲港口生产设备简陋,运营效率低下,不能停靠新一代的大型船舶,硬件和软件条件都无法跟上国际贸易和航运模式的快速发展。虽然非洲国家曾先后对港口进行过私有化改革,以使港口从公共服务港转变成地主港,但非洲在港口现代化管理体制的发展上仍落后于其他地区。
   目前西非港口在营运效率主要存在如下问题:第一,现今在西非地区,港务局仍和地主港并列。政府当局委托特许经营机构对港口进行开发,港务局尤其在计划阶段应该建立一个在一定程度上能控制地主港口的knowledge。第二,缺乏成熟的集疏运体系以应对集装箱运输的发展。集装箱的拆装箱均在内陆腹地完成然后通过相应的集疏运系统与港口连接。因此西非港口腹地运输的物流网络可视作有效地影响港口的工具,但却仍然处在初始阶段。很多大型港口,如Lagos,Port-Harcourt,Abidjan,Dakar和Tema港,它们彼此间在腹地上缺少连接。由于低效的网络连接,内陆干港间的联通也很低效。西非腹地间的铁路联通是不同区域间贸易的较大约束。另外,对于一些重要的货运来说,公路运输发展的不足也制约了西非港口的发展。因此,尽管有不同港口经济体和内陆国家的合作,西非港口仍然落后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港口。
   西非港口的显著特征是进出口严重不平衡,体现在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严重不平衡上。据统计,西非港口这种进出口货量不平衡系数大概为2∶1。但是,从货物价值上看这一比例有所降低。2000-2004年期间的非洲地区平均每年增加进出口贸易价值的值分别为15.34%和10.30%。在西非港口卸载的主要是集装箱货,但出口的主要为大宗干、湿散货。西非是主要的原油出口地,主要在尼日利亚、加纳、几内亚、科特迪瓦多哥港口沿线。
   西非与不同国家或国家集团的贸易关系包括欧洲、北美、美国、南美和中美洲和独立国家联合体。然而进口来源和出口目的地显示出了欧洲国家是其更强的贸易伙伴。在2004至2006年期间,从欧洲进口和出口分别占了49.25%和40.59%。
   一般地,港口吞吐量超过吞吐能力的80%就会出现严重的港口拥挤,长此以往会导致港口效率下降。照此标准,北非、东非、南非和西非的港口普遍存在港口吞吐能力不足的问题:达累斯萨拉姆港、杜阿拉港、罗安达港、蒙巴萨港和苏丹港的件杂货吞吐能力不足;科托努港、达累斯萨拉姆港、德班港、罗安达港、蒙巴萨港、特马港和卡萨布兰卡港的集装箱吞吐能力不足。
   在东非地区,蒙巴萨港和坦桑尼亚港是非洲东海岸最重要的集装箱港口。然而该地区的集装箱需求量正在以两位数的速率增长,已经逼近港口吞吐能力的极限,因此增加新的吞吐能力是非常必要的。同时,苏丹港、蒙巴萨港和达累斯萨拉姆港的干散货吞吐能力也接近饱和。在南非地区,有数据表明德班港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寻求提高集装箱运力的途径以满足需求。而在西非地区,位于非洲西海岸显著位置的特马港集装箱吞吐能力短缺,其他港口也面临同样的难题。在北非地区,需求与供给能力间的矛盾不太明显,但卡萨布兰卡港和阿尔及尔港的集装箱运力不足,证明该地区的某些港口同样面临着严重的集装箱运力不足问题。
   通过对现有数据的分析发现,非洲港口的一个共性问题,即多数港口新的生产设备没有在合适的时机交付使用,是因为非洲缺乏科学的港口能力管理体系,非洲资金匮乏,以及非洲缺乏政治意愿推动港口项目的进展。其中,缺乏科学的港口能力管理体系是主要原因。因此在非洲,当务之急是建立一套严谨的港口能力管理方法,因为很多时候有效的港口能力管理不仅可以巩固港口在现有市场中的地位,而且能为港口提供新的机会,例如,获得集装箱转运业务或特定大宗商品的出口业务。
   随着全球经济的深入发展,西非港口处于一个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因此,如何评价以及提高西非港口的效率是改变西非港口行业/规模庞大市场竞争力不强现状的关键,事关港口本身的生存发展和经济稳定。港口效率的提升不仅是众多港口关注的重要问题,也是港口运营理论的核心问题之一。港口不仅是运输网络中的枢纽,也是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环节”港口效率评价研究有利于非洲当局制定合理的规划政策,有利于非洲各港口判断自身与其它港口的效率水平差距。提升效率水平,有利于非洲港口的资源配置的优化,为港口培养核心竞争力提供依据,对非洲港口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其次,由于西非港口腹地运输网络的不完善极大的阻碍了西非港口业的发展。腹地上公铁联运的连通性较低,因此西非港口集装箱运输业发展很缓慢,仍停留在基础阶段。完全集成的集装箱货与集装箱多式联运通道采用等不安全,通常集装箱货都是在港口被拆装箱。如此无疑更加重了内陆国家集装箱货物进出口的成本。因此,这些地区或国家一般进行散杂货进出口贸易。
   西非港口第三个特征是对枢纽港和分发货物从区域沿周围海岸线和整个地区的货物转运设施很大的需求。这个角色由阿比让象牙海岸的一个主要转运中心担任。但由于内乱后,一些航运公司已经从阿比让转移到西班牙的马拉加。作为一般规则,转运交通往往成为一个港口伤亡达到容量限制。
   第四点,由于自然的零星投资港口基础设施和缺乏有效的由国家政府的港口推出的制度改革,导致了表现欠佳的西非港口。这些地方港往往在特定区域竞争削弱了规定的海事服务。
   西非的港口税是另一个严重问题。据估计,从西非港口海运的总费用支付是欧洲海运货运集装箱装卸费的近三倍。在一些西非国家的中,导入的标准集装箱成本据说超过全球平均水平的两倍。这些费用是在入境口岸的货物运输到内陆目的地具有时滞相关的间接成本。总体而言,在2004年,据估计运费作为进口值的比例与地区相比约为10%,对于所有发展中国家如西澳这比例平均近6%。对于某些内陆国家,如马里和尼日尔,这一比例高达24%。
   西非港口的基础设施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因为港口基础设施在西非不是用来支持该地区进出口贸易的多样化和日益增加的商品贸易。基础设施不足导致大量的时间延迟和高成本的货物流入和流出。例如,在2004年,由于在港口科托努缺乏足够的靠泊能力,导致船舶平均等待时间达到66小时。同样,在阿比让港,运输能力不足导致超过10000个集装箱积压等待内陆运输到目的地。最后,在港口起重机能力不足的特码港口,其生产力被严重阻碍。经验表明,虽然特马港使用两个起重机/船装卸集装箱货物,新加坡港口使用多达八个起重机卸下货物。由于西非港口的基础设施和海上货运成本上面临的问题远远严重于其他国家,这一问题渐渐转化成港口管理的问题。
   本文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西非港口的效率。由于港口系统比较庞大和复杂,本文被分为几个部分。首先,第二章是回顾近几十年以来的相关文献,我们对前人的基础研究工作和理论框架做了简要概括和梳理,同时帮助我们对本文研究问题有了更全面的理解。第三章描述了西非港口的发展现状。主要叙述了港口现状和其发展目标。在第四章,为了更好了理解影响港口效率的因素,我们对西非港口和非洲港口作了对比分析。本文认为深圳港的发展经验可以被大多数西非港口所借鉴。第五章中,考虑到区域间高运费率的问题,本文验证了建立枢纽港的必要性,并对区域间枢纽港的发展模式进行了分析。其中,我们采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枢纽港的选址。港口位置、港口吞吐能力、港口运营成本以及港口效率作为层次分析法的评价因素。最后,本文针对分析结果给出了评论和建议。
   本文提出了几个影响西非港口效率的因素,这些因素有:港口通过能力和运输需求,港口设施设备,港口体制改革,腹地连接,港口收费,海洋安全,港口服务质量。本文采用不同的方法评价这些影响因素并提出提高港口效率的方法。另外,我们通过后期调查和问卷调查来分析本文提出的方法的有效性。
   本文的研究目的主要是分析西非港口发展现状和与世界上其他港口相比的不足之处,并且提出如何提高西非港口效率的建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文的小目标主要为以下几点:
   1)通过文献和问卷调查分析西非港口面临的问题;
   2)评价西非不同地区港口的发展水平和运营状况;
   3)分析港口交通的发展问题,并找到制约港口交通发展的影响因素;
   4)分析如何能借鉴并受惠于中国港口发展经验。
   5)论述一个地区的枢纽港如何能减少港口成本,有效增加该地区港口的吞吐量;
   6)分析如何提高内陆国家的腹地运输环节效率。主要考虑增强不同运输方式间的有效衔接。
   基于上述目标,我们提出了以下研究问题。
   1)如何让西非港口更具有竞争力?
   2)如何让西非港口更具有服务可靠性?
   3)如何减少西非港口的港口收费?
   4)如何提高西非港口腹地运输效率,以及如何提高沿海港口与内陆国家的可达性?
   5)如何让西非港口的信息系统更高效?
   6)如何提高西非港口能力?
   7)如何减少船舶在西非港口停留时间?
   8)如何处理日益猖獗的海盗问题?
   有关港口效率评价的研究主要采用归纳、演绎的方法。本文采用内收方法,他结合了归纳和演绎,常常在对当前研究的事物有很深了解的基础上。因为内收方法需要大量的历史数据和简单但有效的模型方法,因此更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1.针对西非地区主要港口的发展现状,建立了港口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层次分析法,对西非主要港口效率进行综合评价,并探讨了各主要港口效率发展的主要特征与问题。
   2.从国家制度,经济体制,发展环境,港口管理制度等方面出发,系统分析和比较了中国港口与非洲港口发展中存在的相似性与差异性,并为非洲港口的发展提出相关的建议。
   3.在分析了西非港口群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建立枢纽港,建立轴辐式航运网络来促进西非地区航运服务水平,通过建立枢纽港选址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最终确定西非地区枢纽港口的最优选址方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