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碳捕捉与储存的国际法规制与风险防范研究
【6h】

碳捕捉与储存的国际法规制与风险防范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第1章 碳捕捉与储存技术与国际公约的互动

1.1 碳捕捉与储存对国际公约的推动

1.2 国际公约对碳捕捉与储存的规制

第2章 碳捕捉与储存的风险分析

2.1 气候变化风险

2.2 海洋生态风险

2.3 跨境环境风险

第3章 碳捕捉与储存的国际法规制

3.1 国际气候变化公约对碳捕捉与储存的规制

3.1.2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3.1.2 《京都议定书》

3.2 国际海洋公约对碳捕捉与储存的规制

3.2.1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3.2.2 《伦敦公约》与《伦敦议定书》

3.2.3 《东北大西洋海洋环境保护公约》

3.3 国际跨境环境公约对碳捕捉与储存的规制

3.3.1 《巴塞尔公约》与《巴马科公约》

3.3.2 《埃斯波跨国环境影响评价公约》

第4章 我国防范碳捕捉与储存风险的履约对策

4.1 履约现状及存在问题

4.2 直接适用与间接适用国际公约的分析

第5章 我国防范碳捕捉与储存风险的立法建议

5.1 立法现状及存在问题

5.2 立法建议

5.2.1 明确碳捕捉与储存中二氧化碳的定性

5.2.2 健全碳捕捉与储存的法律监管

5.2.3 明确碳捕捉与储存的严格责任

5.2.4 完善碳捕捉与储存的海洋生态损害赔偿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如今的世界,环境恶化时刻警醒着人们,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已威胁到人类及地球万物的生存。温室气体中占主要成分的二氧化碳(CO2)自工业革命以来急剧增加,近十年来增加将近30%,因此使用一种能够有效捕捉和储存由燃烧化石燃料所产生的CO2的方法已成为我们人类所要面对的最重要挑战之一。在这种情况下,碳捕捉与储存(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CCS)技术应运而生。
   CCS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温室气体减排手段在过去十年间受到了来自工商业甚至政界的热烈关注,但是CCS目前存在的都是小型示范项目,由于成本、政策等原因无法大规模商业化。我国作为世界上CO2排放量最多的国家,温室气体减排形势相当严峻,对CCS进行深入研究,尤其是法律政策方面的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新技术的政策是其相关立法程序和法规完善的起点和指导原则,而没有新法通过或旧法修订,新技术的实行就不可能,更不能预防风险,说服公众。
   既然CCS技术的投入使用是必然趋势,我们就要全方面地研究和完善这一具有“双刃性”技术的各个相关领域,为其推行创造有利的条件。“双刃性”是指CCS的应用一方面有利于人类减缓温室效应,另一方面也蕴含着由于CO2运输和储存的技术难点所带来的巨大气候变化风险和海洋生态风险,还有可能造成新的国际社会的不公。因此CCS的应用不仅提出了国际气候变化立法方面的新课题,也促进了相关的海洋和环境方面的国际公约做出新的发展。
   本文主要介绍了CCS技术为相关国际气候、海洋和环境公约带来的一些变化,提出了修订相关公约,增加研究、评估CCS负面效应的一些建议,最后探索了我国应对CCS风险的履约对策,通过构建CCS法律监管制度、严格责任制度等国内立法来推动CCS健康有序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