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探析
【6h】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探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相关理论

2.1 相关概念

2.1.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2.1.2 人文关怀

2.1.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

2.2 相关理论

2.2.1 中国传统文化关于人文关怀的思想

2.2.2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文关怀的思想

2.2.3 过程哲学关于人文关怀的思想

2.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重要性

2.3.1 有助于拓展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思路

2.3.2 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使其全面发展

2.3.3 有助于工作的模式创新与效率提升

2.3.4 有助于构建和谐校园与和谐社会

第3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现状分析

3.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调研分析

3.1.1 调查问卷设计与内容确定

3.1.2 调研实践过程与调研结果整理

3.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现存的问题

3.2.1 注重教师主体忽视学生主体

3.2.2 注重政治说教忽视情感交流

3.2.3 注重整体教育忽视个性关怀

3.2.4 注重关怀形式忽视关怀效果

3.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存在问题的原因

3.3.1 人文关怀的理念不能与时代同步

3.3.2 人文关怀的相关机制不够完善

3.3.3 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身素质不高

3.3.4 社会不良因素对人文关怀的消极影响

第4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注入人文关怀的有效途径

4.1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体系建设

4.1.1 健全学生信息反馈体系

4.1.2 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4.1.3 建立全员育人教育体系

4.2 营造良好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环境

4.2.1 创建完备的校园物质文化环境

4.2.2 构建文明的校园制度文化环境

4.2.3 营造和谐的校园精神文化环境

4.3 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人文关怀素养

4.3.1 提高人文关怀能力素养

4.3.2 提高人文关怀道德素养

4.3.3 提高人文关怀情感素养

4.4 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长效机制

4.4.1 建设高素质的高校管理队伍

4.4.2 推进以学生为本的思政课教学改革

4.4.3 发挥党员和学生干部的纽带作用

4.4.4 搭建三位一体的全方位育人平台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是高校大学生德、智、体、美全方面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的内在需要和时代需求,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革创新、与时俱进的重要体现。一直以来,在种种原因的影响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没有充分发挥作用,致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不够显著。因此,希望通过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内涵理解、现状调查和归因分析凸显思想政治教育中注入人文关怀的必要性,并结合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措施,以此来启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拓展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不断推进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进程。
  本文共分为以下四部分内容:
  第一章,绪论。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相关研究综述,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为论文研究打好基础。
  第二章,相关概念与相关理论。从理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概念与内涵入手,探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内涵;并通过中国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以及过程哲学关于人文关怀的思想探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理论渊源;最后通过四个方面体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重要性。
  第三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现状分析。设计、制作调查问卷,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现状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后期整理统计,结合调查数据寻找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现存的四方面问题,并作出归因分析。
  第四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注入人文关怀的有效途径。结合调查结果,根据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有针对性的提出对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