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暴力袭警法律问题研究——以妨害公务罪为视角
【6h】

我国暴力袭警法律问题研究——以妨害公务罪为视角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一、我国暴力袭警基本问题概述

(一)暴力袭警的概念

(二)暴力袭警的特点、危害

1.暴力袭警行为的特点

2.暴力袭警行为的危害

(三)暴力袭警的法律规范

1.刑法规范——妨害公务罪

2.其他法律规范

二、我国暴力袭警行为的刑法认定困惑

(一)犯罪客体的认定

1.警察范围的认定

2.财物作为犯罪对象的认定

(二)职务行为的认定

(三)暴力程度的认定

三、域外袭警犯罪的法律规范及分析

(一)英美法系国家立法及分析

(二)大陆法系国家立法及分析

四、我国暴力袭警行为的法律规范建议

(一)明确袭警行为的刑法适用

(二)加强袭警行为的法律规范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生履历

展开▼

摘要

近年来,“暴力袭警”事件不断发生,对社会影响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如何有效遏制暴力袭警行为,有效保障警察执法安全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暴力袭警行为不仅事关警察的执法权益,更说明法律权威正受到严重挑战。2015年11月1日《刑法修正案(九)》生效,其在刑法第277条中增加一款作为第5款:“暴力袭击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从重处罚。”这一条款的出现,标志着对妨害、阻碍民警执行职务行为进行规范和打击的法律基本形成,预示着大部分暴力抗法行为都将能够受到刑罚的打击。但是,该条在具体的刑罚适用上仍然存在较大困难,首先是人民警察的范围确定问题,其次是暴力行为、职务行为的合法性理解及认定上没有统一的标准。本文的目的是解决妨害公务罪中暴力袭警行为的认定,解决该法条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难题,并在参考域外立法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立法建议,让法律真正起到惩治犯罪的作用。
  本文从目前袭警事件出发,总结现状、分析其特点和危害,并通过裁判文书库相关案例的数据分析,对妨害公务罪中暴力袭警行为进行了研究。本文第一章对我国暴力袭警基本问题进行概述,从暴力袭警行为的概念、特点、危害及法律规范四层次进行阐释,重点剖析暴力袭警行为对我国法律、行政管理及人民警察造成的危害,同时着眼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以暴力袭警行为为切入点,梳理相关的法律法规,从刑法、行政法及其他法律出发,探讨法律体系对暴力袭警行为的综合规范,并从因暴力袭击致伤致残人民警察的事后民事救济相对薄弱角度,对应该加强对袭警行为的法律规制进行作证。第二章从暴力袭警型妨害公务罪立法问题切入,探讨其法律适用中认定暴力袭警行为构罪的困惑,从犯罪客体、职务行为、暴力程度三个方面,辨析法律认定的疑难点。本文第三章对域外相关立法及实践经验进行介绍,并将其与我国现行暴力袭警法律制度的差异进行对比。第四章在总结前文的基础上,根据本文第二章提出的问题,结合域外的立法及实践经验,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从短期,长期两个角度提出了较为实际的完善方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