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海事管理中我国船员权益保障问题研究
【6h】

海事管理中我国船员权益保障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海事管理

2.1.2 船员权益

2.1.3 船员权益保障

2.2 理论基础

2.2.1 人本主义理论

2.2.2 新公共服务理论

2.2.2 政府职能理论

第3章 我国海事管理中船员权益保障现状分析

3.1 我国海事管理中船员权益保障基本做法

3.1.1 建立与实施船员权益保障管理制度

3.1.2 落实海事部门监管主体责任

3.1.3 推进实施一系列船员公共服务举措

3.2 我国海事管理中船员权益保障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3.2.1 船员缺乏维权渠道

3.2.2 缺乏对船员和船东的契约管理

3.2.3 缺乏对船东的管理

3.2.5 海事履约检查走过场

3.3 我国海事管理中船员权益保障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3.1 海事机构维护船员权益的职能定位不够明确

3.3.2 海事管理中维护船员权益的制度保障不够完善

3.3.3 维护船员权益的海事服务文化尚未形成

3.3.4 海事管理人员业务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

第4章 国外海事管理中维护船员权益的经验借鉴

4.1 海事管理中维护船员权益的国外经验

4.1.1 美国海事管理中船员权益保障情况介绍

4.1.2 韩国海事管理中船员权益保障情况介绍

4.2 国外经验借鉴

4.2.1 实现国际法和国内法的转换

4.2.2 高效的船员劳动监察体制

4.2.3 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4.2.4 具有一定的强制执法权

第5章 进一步完善我国海事管理中船员权益保障工作的对策

5.1 推动船员权益维护的统一立法规范

5.1.1 推动出台专门的船员社会保障权法律

5.1.2 明晰海事机构在船员权益保障中的职能定位以及移送机制

5.2 健全船员整体权益保障机制

5.2.1 推动三方协调机制构建与发展

5.2.2 推动完善船员投诉处理机制

5.2.3 推动建立船员权益保障监察机制

5.3 完善船员权益保障的公共服务体系

5.3.1 加快船员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5.3.2 加快推动公共船员服务机构发展

5.3.3 加大宣传和培训以提升船员的维权能力

5.4 加强海事管理队伍素质建设

5.4.1 加强海事管理队伍廉政文化建设

5.4.2 加强海事管理队伍法律法规研究学习

5.4.3 积极更新海事管理中维护船员权益的理念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船员在航运发展的过程中起着最重要、最基本的作用,他们是航运业发展的核心要素,是航运安全的基础保障。建立和完善船员权益保障机制,积极推动我国船员权益保障工作,是我国建设海洋强国,引导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要求。《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已经于2016年11月12日开始正式对我国生效,如何有效开展履约工作,切实维护船员合法权益,已经成为全国海事部门积极思考的问题。本文从海事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视角,研究分析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以及《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对船员权益的保障性规定和要求,结合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服务型海事以及推动航运经济健康发展的精神要求,运用新公共服务理论和人本主义理论,探讨维护船员合法权益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本文对我国海事管理中船员权益保障的基本做法进行了概述,分析了我国海事管理中在船员权益保障方面存在主要问题和不足,在研究和借鉴美国、韩国等发达国家海事管理机构在维护船员合法权益方面的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推进我国海事管理中船员权益保障工作的建议和对策。
  我国船员权益保障工作任重而道远,虽然《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已经对我国生效,但根据公约规定,公约的适用范围也仅限于海船船员,我国现有的船员权益保障性法规大多也仅局限于海船船员,对于内河船员而言,由于我国内河船舶和船员的构成复杂等实际情况,他们的权益保障工作仍有很长的路要走。但随着海事部门管理理念的改进和服务意识的提升,我国船员权益保障工作正在持续优化并稳步推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