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面向北极航线的东北亚区域原油港口竞争力研究
【6h】

面向北极航线的东北亚区域原油港口竞争力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DEA模型应用于港口的研究

1.2.2 北极航线对能源进口影响的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2章 北极航线发展现状及研究范围的确定

2.1 北极航线

2.1.1 北极航线概述

2.1.2 北极航线沿线港口现状分析

2.2 面向北极航线的东北亚区域原油港口的确定

2.2.1 东北亚区域原油港口发展趋势

2.2.2 面向北极航线的东北亚原油港口确定

2.2.3 研究范围确定的价值与作用

第3章 面向北极航线的东北亚区域原油港口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

3.1 原油港口竞争力

3.1.1 原油港口竞争的内涵

3.1.2 原油港口竞争的主要内容

3.1.3 原油港口竞争的主要方式及影响

3.1.4 原油港口竞争的影响

3.1.5 北极航线开通背景下的原油港口竞争

3.2 影响原油港口竞争力的因素

3.2.1 原油港口自身因素

3.2.2 原油港口外在因素

3.2.2 北极航线下的原油港口竞争因素

第4章 原油港口竞争力评价方法

4.1 评价模型的选择

4.1.1 评价方法的介绍

4.1.2 评价方法的选定

4.2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法的评价模型研究

4.2.1 DEA方法的基本模型—CCR模型

4.2.2 DEA方法评价的特点

4.2.3 DEA方法的使用步骤

4.3 原油港口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4.3.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4.3.2 原油港口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建立

第5章 面向北极航线的东北亚区域原油港口竞争力评价

5.1.2 输入-输出指标的处理分析

5.1.3 输入-输出指标的最终确定

5.2 基于DEA原油港口竞争力评价模型建立

5.2.1 建立原油港口竞争力CCR模型

5.2.2 建立原油港口竞争力超效率模型

5.3 原油港口效率评价结果及分析

5.3.1 现有东北亚原油港口港口效率评价

5.3.2 面向北极航线东北亚原油港口效率分析

5.3.3 面向北极航线东北亚原油港口竞争力综合分析

5.4 面向北极航线的中国东北亚原油港口发展策略

5.4.1 港口原油码头建设方向

5.4.2 注重原油港口间的合作

5.4.3 提升原油港口功能

5.4.4 紧跟国家能源政策走向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北极冰川开始融化,北极地区通航时间延长。加之航海技术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北极航线应运而生,成为各国及地区关注的焦点。受北极航线的开通的影响,世界海运的格局也会逐渐发生变化,北极沿线以及延长线上的港口的竞争力势必也会受到北极航线的影响。同时,北极地区丰富的能源储备对北极地区沿线的东北亚国家有着很大的吸引力,东北亚地区有了新的能源进口渠道。东北亚的进口的北极能源需要港口来装卸,因此北极航线对东北亚地区的原油港口竞争格局有着深远影响,研究面向北极航线的东北亚区域原油港口竞争力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本文首先确定研究范围,将东北亚原油港口限定在韩国、日本、中国原油港口,并选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蔚山港、丽水港、仁川港、大山港、横滨港、名古屋港、干叶港、青岛港、天津港、宁波港、舟山港、大连港、营口港、日照港、泉州港、惠州港十六个港口。同时,针对原油港口的特殊性质分析了原油港口竞争的主要内容以及原油港口竞争的影响因素,并对北极航线背景下的原油港口竞争作了一定的阐述。之后,根据原油港口的影响因素,建立了原油港口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选择输入指标与输出指标。再确立研究港口竞争力的方法选用数据包络分析法,根据原油港口输入输出指标多的特征,利用因子分析法选取公共因子,并选取CCR模型以及超效率模型对港口竞争力进行分析。
  最后,本文对选取的十六个港口的竞争力进行计算,分别分析了北极航线开通前与北极航线开通后对港口效率的影响,得到在北极航线开通的情景下,中国舟山港、天津港、日照港、泉州港、营口港港口效率有所上升,其中舟山港港口效率保持第一,宁波港、大连港、青岛港港口效率变化不大,惠州港有所下降;韩国港口竞争力变化如下:蔚山港港口效率下降,大山港、仁川港有所上升,丽水港变化不大。日本港港口效率都有所上升。总体来看北极航线开通中日韩主要的原油港口效率都有所上升,日本原油港口收益最大。东北亚原油港口竞争均衡化,激烈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