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天津港内陆港层次布局研究
【6h】

天津港内陆港层次布局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内陆港布局相关理论

2.1 内陆港布局概念

2.1.1 内陆港内涵

2.1.2 内陆港功能

2.1.3 内陆港发展模式

2.1.4 内陆港布局概念

2.2 内陆港层次布局规划理论基础

2.2.1 内陆港选址模型

2.2.3 内陆港层次布局模型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天津港内陆港发展现状及前景

3.1 天津港内陆港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3.1.1 天津港内陆港发展现状

3.1.2 天津港内陆港发展存在问题

3.2 天津港内陆港发展前景

3.2.1 天津港内陆港面临的机遇

3.2.2 天津港内陆港面临的挑战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天津港内陆港层次布局规划模型

4.1 天津港内陆港层次布局规划概述

4.2 天津港内陆港层次布局规划模型建立

4.2.1 层次布局规划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4.2.2 模糊C-均值聚类模型建立

4.3 天津港内陆港层次布局规划模型求解

4.3.1 基础数据准备

4.3.2 层次布局规划结果及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天津港内陆港层次布局方案及实施对策

5.1 层次布局原则及目标

5.1.1 层次布局原则

5.1.2 层次布局目标

5.2 层次布局方案

5.2.1 第一层次内陆港及其功能定位

5.2.2 第二层次内陆港及其功能定位

5.2.3 第三层次内陆港及其功能定位

5.2.4 第四层次内陆港及其功能定位

5.3 天津港内陆港层次布局规划实施对策建议

5.3.1 利用政策支持,做好顶层设计

5.3.2 依托政府部门支持,推动规划实施

5.3.3 统一规划,分步实施

5.3.4 建设信息平台,加强内陆港之间的沟通与协调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6.1 全文结论

6.2 今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自2002年与北京朝阳签订第一个无水港协议以来,天津港已经在内陆地区开辟了5个营销中心和25个内陆港,在全国港口中位居前列。“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建设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加快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五大战略叠加机遇下,天津港抓紧转变内陆港发展策略,由追求量的增加转变为追求质的提升,将工作重心转向内陆港的优化布局以及依托内陆港构建辐射广大内陆地区的物流网络体系上来。在此背景下,确定天津港内陆港的层次布局,根据已有25个内陆港的现实条件为天津港内陆港设计合理的发展模式、发展重点、发展功能、发展时序,以此进行资源配置和市场开发,解决天津港内陆港建设过程中遗留的快速扩张而发展重点不明确问题,应该是天津港的关注重点。
  基于此,本文研究天津港内陆港层次布局相关问题。首先,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和总结,指出本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其次,对内陆港布局的相关理论进行概述,包括内陆港布局概念、内陆港布局规划理论基础等;第三,分析天津港内陆港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指出天津港内陆港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第四,在对天津港内陆港层次布局规划模型进行概述的基础上,构建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的层次布局规划模型,并结合天津港已有25个内陆港的实际指标数据进行层次聚类;第五,在第四章聚类结果的基础上进行天津港内陆港层次布局规划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最后,得出本文研究结论并提出进一步研究方向。

著录项

  • 作者

    江延津;

  • 作者单位

    大连海事大学;

  • 授予单位 大连海事大学;
  • 学科 交通运输工程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曾庆成,王海燕;
  • 年度 201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U651.1;
  • 关键词

    内陆港; 层次布局; 模糊C-均值聚类;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