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城市公共游憩区规划的理论研究及其实践应用——以暨阳湖滨水游憩区的规划与开发为例
【6h】

城市公共游憩区规划的理论研究及其实践应用——以暨阳湖滨水游憩区的规划与开发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绪论

1.1选题的背景及研究的价值

1.1.1选题的背景

1.1.2研究的价值

1.2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国内外城市旅游研究进展

1.2.2国内外城市休闲研究进展

1.2.3国内外城市游憩研究进展

1.3研究思路和创新点

1.3.1研究思路

1.3.2研究创新点

1.4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1.4.1研究方法

1.4.2研究框架

第2章城市公共游憩区基础理论研究

2.1基本概念的界定

2.1.1休闲、旅游与游憩

2.1.2城市公共游憩区相关的概念界定

2.2城市公共游憩区规划基础理论的引入

2.2.1主客共享理论

2.2.2游憩中心地理论

2.2.3共生理念

2.2.4生活结构优化理论

2.3城市公共游憩区规划方法

2.3.1主客需求双重导向法

2.3.2土地适宜性分析法

2.3.3“以人为本”规划法

2.3.4“SWOT”分析法

第3章城市公共游憩区规划的影响因素分析

3.1社会因素对城市公共游憩区规划的影响分析

3.1.1社会因素对游憩偏好的影响

3.1.2社会因素对游憩供给的影响

3.1.3社会因素对城市游憩配置的启示

3.2土地因素对城市公共游憩区规划的影响分析

3.2.1城市土地的属性及分类

3.2.2城市地价及其空间分布特征

3.2.3城市地价对游憩系统布局的影响

3.3城市商业与游憩业的联动发展

3.3.1城市商业与游憩业联动发展的动力因素

3.3.2商业与游憩业联动的主要功能

第4章城市公共游憩区系统结构及其规划布局研究

4.1城市公共游憩区系统结构与层次分析

4.1.1城市公共游憩区系统结构的概念

4.1.2城市公共游憩区层次划分及其特征

4.2城市公共游憩区的基本形态与分类

4.2.1城市公共游憩区的基本形态

4.2.2城市公共游憩区的构成要素

4.2.3城市公共游憩区的基本类型

4.3典型城市公共游憩区的表现形式

4.3.1城市游憩商业区

4.3.2城市绿地

4.3.3城市广场

4.3.4城市滨水区

4.3.5游憩中心

4.3.6环城游憩带

4.4城市公共游憩区规划的理想模式

4.4.1 B.B.罗多曼模式

4.4.2克劳森模式

4.4.3星系模式

第5章实践应用案例——暨阳湖滨水游憩区的规划与开发

5.1概述

5.1.1案例研究起源

5.1.2案例概况

5.1.3总体规划思路

5.2暨阳湖滨水游憩区基础条件分析

5.2.1区位与交通条件分析

5.2.2城市经济环境分析

5.2.3城市人文环境分析

5.2.4项目资源条件分析

5.2.5城市游憩供给市场分析

5.2.6城市游憩需求市场分析

5.3暨阳湖滨水游憩区发展定位与开发理念

5.3.1“SWOT”分析及其开发战略选择

5.3.2市场定位

5.3.3产品定位

5.3.4主题定位

5.4暨阳湖滨水游憩区系统布局与概念性规划

5.4.1系统布局

5.4.2单体产品布局规划

5.4.3交通规划

5.5暨阳湖滨水游憩区的产品开发

5.5.1欢乐港湾区

5.5.2餐饮区

5.5.3休闲度假区

5.5.4重大节庆活动的策划

5.5.5游憩产品的开发时序安排

5.6暨阳湖滨水游憩区开发运营策略

5.6.1盈利模式的选择

5.6.2资本运营策略

第6章全文总结及研究展望

6.1全文总结

6.2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21世纪人类将进入一个休闲的时代。在经济发展、生产率提高、闲暇时间增多的大好形势下,人们的游憩需求日益旺盛,游憩已经成为城市的四大功能之一。城市不仅是重要的游憩目的地和最大的游憩客源地,而且集中了几乎所有的游憩中介条件,所以游憩中的绝大部分活动和价值都是在城市中产生的,城市游憩是游憩业的重点和核心。在此环境下,城市承担着尤为重要的责任,同时也面临着极大的发展机会。 然而,在我国城市建设和发展中,城市游憩业也逐渐显现出一些严峻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城市游憩供给与城市游憩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不平衡;城市对外的旅游和对内的休闲两大功能之间经常产生冲突;城市公共游憩区的发展还处于初步的零散状态,缺乏整体系统化的规划;城市游憩功能未能和整个城市的总体规划相结合,与社会环境、土地资源及商业发展之间不太协调等等。因而如何对城市公共游憩区进行系统性规划,开发出满足市场需求的游憩产品,将是现代城市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将城市公共游憩区作为研究对象,对城市公共游憩区规划所涉及到的相关理论与要素进行研究和探讨,并将理论与实践想结合。在理论方面,通过分析比较休闲、旅游与游憩的概念和关系,详细阐述具有现代意义的城市公共游憩区的概念与特性,并创建和引入相关基础理论和规划方法予于支持。随后尝试探讨对城市公共游憩区规划有重要影响的三大因素:社会因素、土地因素及城市商业。此后,分析研究城市公共游憩区的系统结构、构成要素及其类型,并重点研究了几种典型的城市公共游憩区。在实践应用方面,本文以张家港市暨阳湖滨水游憩区的规划与开发作为理论应用到实践的典型案例。最后一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概括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经历及结论,并指出文中研究的不足及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和方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