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晶状体前囊膜在兔眼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的实验研究
【6h】

晶状体前囊膜在兔眼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的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引 言

1.1 概述

1.2研究现状

第二章材料和方法

2.1 材料

2.2实验方法

第三章术后观察

3.1活体观察指标

3.2组织病理学观察

第四章统计分析

第五章结果

第六章讨论

第七章结论与展望

致 谢

参考文献

附录A图片

附录B相关综述 晶状体前囊膜在眼科中的应用

附录C相关论文—发表于国际眼科杂志2006(06)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目的:评价自体晶状体前囊膜作为植入物应用于兔眼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中巩膜瓣下阻止术后瘢痕性滤过泡形成的效果及降压作用。 方法:选取12只(24眼)科研用新西兰大白兔,先制作高眼压模型.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选择右眼(12眼)为实验组,左眼(12眼)为对照组,实验组在手术显微镜下行青光眼小梁切除联合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并将自体晶状体前囊膜放置于巩膜瓣下,对照组单纯行青光眼小梁切除联合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观察时间为1d-6mo。术后不同时间点观察眼压、滤过泡、结膜、角膜、前房形成、房水炎症反应,眼部并发症情况及显微镜下观察巩膜滤过道内细胞病理学改变。 结果:术后角结膜情况、前房形成、房水炎症反应及并发症等均未见有显著性差异;功能滤过泡的累积存活率存在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术后4、8、12、24周眼压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1、2周眼压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实验组术后1周手术区少量炎症细胞和成纤维细胞,随后炎症细胞(中性粒细胞为主)数量逐渐减少和成纤维细胞稍有增多:术后1月晶状体前囊膜未见溶解,滤过道内有少许中性粒细胞;术后3月晶状体前囊膜部分溶解,滤过道内仅存少量异物巨细胞,并于术后6月接近消失,滤过道保持开放.对照组术后1周手术区有少量炎症细胞,成纤维细胞增生,于术后1月左右出现部分滤过通道关闭.在整个实验观察过程中,取1、4、24周两点进行成纤维细胞数量比较,实验组手术区成纤维细胞无明显变化(t=1.218,1.349,1.196),将两组1、2、4周手术区成纤维细胞数量相比较,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t=2.795,2.652,2.391)。 结论:晶状体前囊膜在术后6月大部分溶解吸收。在实验动物中将其应用于青白联合术中可有效地降低眼压,并能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长期有效保留功能性滤泡,保持滤过道开放,且并发症较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