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鄱阳湖淡水螺类群落结构及生物多样性研究
【6h】

鄱阳湖淡水螺类群落结构及生物多样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 引言

1.1淡水螺类生态学研究概况

1.1.1淡水螺类在生念系统中的作用

1.1.2淡水螺类群落结构

1.1.3淡水螺类与环境因子关系

1.1.4淡水螺类在环境监测中的意义

1.2淡水螺类多样性研究概况

1.3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2章 研究方法

2.1鄱阳湖环境特点

2.2研究区域的划分

2.3采样点设置

2.4样本采集及处理方法

2.5多样性测定方法

2.6数据处理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3.1种类组成、区系分析及优势种

3.1.1种类组成

3.1.2区系特点

3.1.3优势种

3.1.4优势种壳高、壳宽、体重之间的关系

3.2群落特征

3.2.1丰水期螺类的出现频率及个体数量

3.2.2枯水期螺类的出现频率及个体数量

3.3现存量

3.3.1丰水期螺类的现存量

3.3.2枯水期螺类的现存量

3.3.3不同时期螺类现存量的比较

3.4螺类多样性指数

3.4.1丰水期螺类多样性指数

3.4.2枯水期螺类多样性指数

3.4.3不同时期各断面物种多样性比较

3.5相似性分析

第4章 讨论与小结

4.1讨论

4.1.1鄱阳湖淡水螺类资源的现状

4.1.2不同湖泊淡水螺类的比较

4.1.3淡水螺类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4.1.4鄱阳湖淡水螺类的合理利用

4.2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为进一步了解鄱阳湖淡水螺类的群落结构、季节性变化以及其与不同栖息生境之间的关系,作者于2007年4月~2007年11月趁丰水期和枯水期对鄱阳湖淡水螺类资源进行广泛调查,并对淡水螺类群落的多样性进行研究。主要结果如下: 1.本次调查共记录淡水螺类26种,隶属于7科15属。其中,铜锈坏棱螺(Bellamva aeruginosa)、纹沼螺(Parafossarulus striatulus)和方格短沟蜷(Semisulcospira cancellata)为该湖泊的优势种。从区系组成上看,东洋界和古北界相互渗透。 2.丰水期,铜锈环棱螺出现的频率最高,为77.59%;出现频率最低的是角形环棱螺、尖口圆扁螺(1.72%)。纹沼螺在各采样点中的平均个体数最大(3.3±3.2)。枯水期,出现频率最高也是铜锈上不棱螺,为72.22%;出现频率最低的是格氏短沟蜷等(2.78%)。耳河螺在各采样点中的平均个体数最大(3.6±3.1)。 3.鄱阳湖淡水螺类平均生物量和密度分别为77.28 g/m<'2>和109.69 ind/m<'2>。其中丰水期的生物量和密度分别为64.78 g/m<'2>和122.48 ind./m<'2>,枯水期的平均生物量和密度分别为89.78 g/m<'2>和96.89 ind./m<'2>。 4.采用Shann-Wiener指数、Pielou均匀性指数对鄱阳湖淡水螺类群落的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丰水期的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分别为1.23和0.89,物种丰富度为4.7±2.0。枯水期的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分别为0.96和0.93,物种丰富度为3.0±1.4。 5.丰水期,对鄱阳湖18个断面的淡水螺类种类组成进行组间平均聚类法的系统聚类分析,可以把18个断面分为4大类,其中有两个典型的区域,一个为水草区,其内各断面所含淡水螺类的种类最多:另一个则为泥沙区,其内各断面所含淡水螺类的种类最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