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治疗方案的临床研究
【6h】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治疗方案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中英文缩略词附表

声明

第1章引言

第2章临床资料与方法

第3章结果

第4章讨论

第5章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实时定量PCR技术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微小残留病检测中的意义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目的: 研究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 APL)不同诱导方案和缓解后治疗方案的疗效,探讨诱导缓解过程中高白细胞血症的预防性治疗,染色体和PML/RARa融合基因监测的临床意义,观察中剂量阿糖胞苷(middledose arabinosylcytosin MD-Ara-c)在预防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entral nervoussystem leukemia CNSL)中的作用。 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989年1月~2007年10月收治的305例初治 APL病例,按照不同的诱导缓解治疗方案分组,比较各组的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 CR)率、死亡率和达CR时间;对99例初治时白细胞不高的APL病例按照诱导缓解治疗过程中加用化疗药物时机分组,比较各组白细胞峰值、高白细胞持续时间、白细胞升高倍数、血液制品输注量、院内感染及多部位出血事件发生率、维甲酸综合征(all-trans retinoic acid Syndrome RAS)发生率;对接受系统缓解后治疗的191例病例按照不同的缓解后治疗方案进行分组,比较各组无病生存率、死亡率、复发率、3年存活率及5年预计生存率;按照缓解后是否接受MD-Ara-c治疗分组,比较各组的CNSL的发生率;按照染色体不同的核型分组,比较各组的CR率、达CR时间、复发率并分析了分子生物学缓解情况及PML/RARa融合基因监测的结果。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应用x2检验进行组间率的比较、t检验进行组间数值的比较,生存率的估计采用Kaplan-Meier法,生存率比较采用Log-Rank检查。 结果: 1.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 ATRA)联合亚砷酸(arsenic trioxideATO)(ATRA+ATO)组诱导治疗APL CR率最高96.08%,但较ATRA组、ATO组、ATRA和ATO连续组(ATRA→ATO)无显著性差异,ATRA+ATO组达CR平均时间最短(32.62±4.32)d,较另三组有显著差异(P值<0.01)。 2.APL诱导过程中高白细胞血症的预防性治疗研究中,预防组在白细胞峰值、高白细胞持续时间、白细胞升高倍数上均明显低于治疗组(P<0.05),而血液制品输注量、院内感染及多部位出血事件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RAS发生率高于预防组(7.27%VS 2.27%),但无统计学差异。 3.APL缓解后治疗研究组中ATRA、ATO和化疗序贯治疗组,ATRA与化疗交替治疗组,ATO与化疗交替治疗组的无病生存率和死亡率均显著高于单纯化疗组(P均<0.05);序贯治疗组复发率最低19.23%,但仅于单纯化疗组(43.75%)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序贯治疗组预计5年生存率最高(82.74±5.58)%,单纯化疗组预计5年生存率显著低于另三组(P均<0.05)。 4.四组染色体核型患者CR率、达CR时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变异核型组复发率37.50%较其他核型组明显偏高,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 5.139例患者初治时行PML/RARa融合基因检查,阳性率95.68%。达CR患者PML/RARa融合基因平均(2.75±0.90)个疗程转阴。监测PMI/RARa融合基因11例由阴转阳、3例持续阳性、2例阳性或弱阳性与阴性多次交替变化、2例阴性未转阳性出现血液复发:但是,9例阴性转阳性,4例阴性转弱阳性,3例阳性或弱阳性与阴性多次交替变化经强化治疗均持续转阴,未出现血液学复发。 6.117例接受系统缓解后治疗的APL病例,CNSL发生率7.69%,接受MD-Ara-c治疗组CNSL发生率低于未接受MD-Ara-c治疗组(5.56%VS 11.11%),但无显著性差异(P=0.31)。 结论: 1.ATRA联合ATO诱导治疗APL CR率高,达CR时间最短。复发病例的挽救性治疗应选用含ATO的诱导方案,以提高二次CR率。2.对于初治时白细胞不高的APL患者在诱导治疗中预防性用药可以降低白细胞峰值及高白细胞持续时间,但不增加血液制品输注量、院内感染事件及多部位出血事件发生率,同时可能会降低RAS的发生率。3.CR后采用ATRA+ATO+化疗序贯治疗方案复发率低,长期无病生存率高。4.非典型t(15;17)的染色体异常对预后无明显的不良影响,但变异核型染色体异常有复发倾向,有待进一步研究。5.动态监测PML/RARα融合基因对预测复发,调整治疗方案,确定停药时机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5.MD-Ara-c对APL患者并发CNSL未显示出明确的预防作用,但有预防作用倾向,有待进一步观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