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应变率成像定量评价冠心病患者局部心肌功能及病变程度
【6h】

应变率成像定量评价冠心病患者局部心肌功能及病变程度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符号说明

声明

第1章 引言

1.1概述

1.2 应变率成像对心肌运动的研究

1.3 应变率成像对冠心病的研究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2.1.1正常组研究对象

2.1.2冠状动脉造影组研究对象

2.2图像采集

2.2.1仪器设备

2.2.2超声心动图

2.3数据分析

2.4统计分析

2.4.1正常组统计分析

2.4.2冠状动脉造影组统计分析

第3章 结果

3.1一般情况比较

3.2正常组左室各壁各节段应变曲线及与年龄的关系

3.3局部心肌功能和整体心肌功能

3.4冠心病组与对照组比较

3.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

3.6侧支循环心肌节段

3.7重复性检验

第4章 讨论

4.1图像采集

4.2冠状动脉造影组研究对象的选入

4.3左室各壁各节段心肌应变/应变率

4.4局部心肌功能与整体心肌功能

4.5冠心病患者心肌应变/应变率参数

4.6 RoC曲线

4.7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及正常变异的影响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结论

5.2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应变及应变率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目的:应变率成像可定量评价心肌局部功能和节段运动,估测心肌缺血/梗死范围,但对心肌缺血程度目前没有进行研究。本课题目的在于(1)研究正常人左室心肌应变ε、应变率SR参数特点。(2)心肌应变ε、应变率SR随年龄的变化及其评估左室整体功能的可行性及可重复性。(3)以冠状动脉造影为金标准,获得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轻、中、重度狭窄的应变率参数截值。 方法:本研究包括102例(15-74岁,男49)健康志愿者和34例(61.7±12.1岁,男24)稳定型心绞痛冠心病并冠状动脉造影阳性患者。 1.102例健康志愿者分成15-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60岁五组,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获得二尖瓣口血流速度E峰、A峰及其比值。心尖四腔simpson's法得到左室射血分数EF。运用应变率成像技术对心尖四腔(左室侧壁、后间隔),心尖两腔(前壁、下壁),心尖三腔(前间隔、后壁)各节段进行分析,获得三个心动周期峰值应变ε,收缩期应变率SRs,舒张早期应变率SRe,等容舒张期应变率SRivr和相应的SRs index,SRe index。 2.34例(61.7±12.1岁,男24)临床诊断稳定型心绞痛,冠状动脉造影阳性患者根据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狭窄程度分成三组(轻度<50%、中度50%-74%、重度>75%),行应变率成像检查,获得左室前壁、前间隔各节段峰值应变ε,收缩期应变率SRs,舒张早期应变率SRe,等容舒张期应变率SRivr等参数。从102例健康志愿者中选取50-59岁、>60岁两组共35例作为对照组。 3.从102例健康志愿者中随机选取30心肌节段(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各10段),检查者本身间隔一个月重复检查,不同检查者行左室长轴心肌纵向应变及应变率检查,比较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 结果: 1.102例健康志愿者8.8%心肌节段因图像质量及混叠的影响删除,正常人左室长轴同一室壁ε及应变率SR基底段大于中间段和心尖段,收缩期及舒张早期三节段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同一水平不同室壁心肌应变ε及应变率SR收缩期及等容舒张期无显著性差异,ε及应变率SR随年龄呈下降趋势,统计学差异不明显。收缩期应变指数(SRs index)与左室整体收缩功能(LVEF)(r=0.84,p<0.01),舒张期应变指数(SRe index)与二尖瓣口血流E峰(r=0.88,p<0.01.)均呈高度相关。 2.34例稳定型心绞痛冠心病患者,可分析节段共201段,轻度组54,中度组49,重度组50,侧支循环组48,对照组可分析节段182段。ε(-6.4%±2.8%VS11.1%±3.2%in controls,p=0.000),SRs(-0.78±0.42 VS-1.25±0.89S-1 in controls,p=0.000),SRe(1.12±0.57 VS 1.71±0.76S-1 in controls,p=0.000)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下降,但SRivr随狭窄程度的增加呈增加趋势(-0.63±0.60 VS-0.1±0.59 S-1 in controls,p=0.000)。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轻度狭窄与正常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未能获得应变率参数截值;中度狭窄(50%-74%)的截值SRivr是-0.42(灵敏性85%特异性80%);重度狭窄(>75%)的截值SRivr是-0.91(灵敏性91%特异性90%)。 3.检查者之间应变ε,应变率SR差异性分别是7.1±5.0%和10.8±8.2%,检查者自身应变ε,应变率SR差异性分别是9.2±8.0%和11.4±8.6%。 结论: 1.心肌应变/应变率反映组织形变,定量分析局部心肌功能,是一项无创、可重复评价左室功能的技术。 2.正常人左室长轴同一室壁ε及应变率SR基底段大于中间段和心尖段,均有显著性差异。同一水平不同室壁心肌应变ε及应变率SR无显著性差异,ε及应变率SR随年龄呈下降趋势,无统计学差异。 3.等容舒张期应变率SRivr可准确诊断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中度或重度狭窄,应变率成像能够定量评价缺血心肌的病变程度,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