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全球视角的中国农地制度变迁路径分析
【6h】

基于全球视角的中国农地制度变迁路径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 引言

1.1研究背景

1.2研究意义

1.2.1理论意义

1.2.2现实意义

1.3研究思路和方法

1.4文献综述

1.4.1关于农地制度范畴的研究综述

1.4.2关于农地集体产权的研究综述

1.4.3关于中国农地制度改革方向的研究现状

1.4.4农村家庭承包土地流转制度问题

1.4.5关于制度变迁的理论

第2章 农地制度和农地制度变迁基本理论分析

2.1农地制度理论

2.2农地制度变迁理论

第3章 国外农地制度和农地制度变迁

3.1美国农地制度分析

3.1.1美国农地制度现状

3.1.2美国农地制度的基本经验

3.2日本农地制度变迁分析

3.2.1日本农地制度变迁路径

3.2.2日本农地制度变迁的基本经验

3.3俄罗斯农地制度变迁分析

3.3.1俄罗斯农地制度变迁路径

3.3.2俄罗斯农地制度改革绩效评价

3.3.3俄罗斯农地制度变迁的基本经验

第4章 中国农地制度变迁路径和绩效分析

4.1中国农地制度变迁路径

4.2中国农地制度变迁绩效模型分析

4.2.1模型建立

4.2.2模型结果分析

第5章 中国农村土地流转分析

5.1农地流转市场均衡理论分析

5.1.1流转土地供给行为分析

5.1.2流转土地需求行为分析

5.1.3流转土地供给需求均衡分析

5.2农地流转实证分析——以江西省余干县为例

5.2.1农地流转的现状和特点

5.2.2关于农地流转的结论和对策

第6章 我国农地制度改革的方案比较分析

6.1农地国有化和农地私有化

6.2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不断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结论

7.2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统计调查表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问题。研究中国农村、农业、农民问题最关键、核心的是如何解决中国农村的土地问题。解决好中国的土地问题,就能够为我国的持续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从内容上,本文主要包括三个板块。第一个是“理论分析”板块,包括农地制度理论和农地制度变迁理论两个部分。第二个是“农地制度变迁历史和现状”板块,包括从横向角度,借鉴世界上其他典型国家农地制度和农地制度改革的经验。从纵向角度,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农地制度变迁的历史进行了回顾和总结,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分析了土地经营权流转的绩效、现状和对策。第三个是“农地制度改革方案与路径选择”板块,包括对各种农地制度改革方案的比较、评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的改革思路和结论。
   本文的结论认为:即使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中国现行的农村土地制度—农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的土地制度名义上还将存在,但是其内涵和外延将会不断的变化,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前提下不断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特别是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土地经营权流转制度应该是中国农地制度改革的方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