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不同浓度阿仑膦酸钠对大鼠正畸牙移动的影响以及牙根吸收过程中RANKL、OPG的表达
【6h】

不同浓度阿仑膦酸钠对大鼠正畸牙移动的影响以及牙根吸收过程中RANKL、OPG的表达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牙根吸收模型,对大鼠灌注不同浓度的阿仑膦酸纳,观察此种方式对正畸牙移动的影响,通过对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及骨保护素(OPG)的检测,探讨阿仑膦酸钠与牙根吸收程度之间的量效及时效关系,为临床正畸治疗过程中阿仑膦酸钠有效抑制牙根吸收提供实验依据和指导。
   方法:本实验选用24只健康雄性SD大鼠按实验时间点分成五组(第0天、3天、7天、11天组均为4只,第14天组为8只)。在大鼠一侧上颌安装正畸加力装置,以大鼠上颌两中切牙为支抗(实验过程支抗丧失忽略不计),采用粘接剂联合磨沟固位法,施加60g拉力牵引该侧第一磨牙向近中,从而建立大鼠正畸牙根吸收的动物模型,每周加力一次,另一侧作为对照。第0天开始,隔天分别给予大鼠0mg/kg,2mg/kg,5mg/kg,10mg/kg的阿仑膦酸钠灌胃,第0天、3天、7天、11天、14天测量上颌第一磨牙近中移动距离,并处死大鼠,取加力侧上颌第一磨牙及其牙槽骨,通过PCR定性测定RANKL及OPG的表达,根据其改变对牙根吸收程度进行评估。
   结果:⑴SD大鼠的上颌第一磨牙正畸牙根吸收发生于加力后的第7天,病理切片上表现为破骨细胞的形成。⑵0mg/kg与2mg/kg组正畸加力侧上颌磨牙近中移动距离在实验周期内无统计学差异(P>0.05),5mg/kg组第11d、14d及10mg/kg组第7d、11d、14d实验侧上颌磨牙近中移动距离较0mg/kg及2mg/kg组小,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⑶0、3、7天时OPG及RANKL的表达没有明显变化,从第11天开始,OPG的表达随着药物浓度的增高而增加,而RANKL的表达水平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减少。
   结论:①灌注高浓度阿仑膦酸钠在正畸牙移动的过程中会阻碍牙移动。②通过长期灌胃高浓度的阿仑膦酸钠,可有效抑制机械力造成的牙根吸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