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工作机制研究——以江西省为例
【6h】

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工作机制研究——以江西省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创新点及难点

1.4.1 本文的创新点

1.4.2 本文难点

第2章 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理论渊源

2.1 民主党派概念和理论基础

2.1.1 民主党派的概念和由来

2.1.2 民主党派向参政党的转型

2.1.3 民主党派的主要职能

2.1.4 中国民主党派概况一览表

2.2 参政议政理论基础

2.2.1 参政议政概念

2.2.2 参政议政的演进

2.2.3 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主要形式

2.2.4 社会变迁与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理论内涵

2.2.5 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理论的发展逻辑

2.3 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工作机制理论基础

2.3.1 政治运行机制的内涵

2.3.2 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工作机制的内涵

第3章 江西省民主党派工作和参政议政工作机制运作实态

3.1 民主党派成员现状

3.1.1 民主党派成员概况

3.1.2 江西省民主党派新一代成员特点

3.2 江西省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工作机制运作

3.2.1 初步形成了参政议政外部支持机制

3.2.2 民主党派建立了较完善的内部支撑机制

第4章 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工作弱化成因解读

4.1 民主党派工作弱化表现

4.1.1 民主党派成员:能力不足与意识淡化

4.1.2 民主党派组织:发展不合理与工作虚化

4.1.3 参政议政工作:工作机制不健全与氛围淡化

4.2 弱化成因解读

4.2.1 民主党派成员弱化成因解读

4.2.2 民主党派组织弱化成因解读

4.3.3 参政议政工作机制弱化成因解读

第5章 强化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工作机制的探索与研究

5.1 健全创新研究,探索参政议政工作机制的实用性、科学性和长效性

5.1.1 注重“前瞻性”研究,建立理论创新研究机制

5.1.2 注重“针对性”研究,建立实践探索机制

5.1.3 注重“拓展性”研究,建立外延对接机制

5.2 完善系统支持机制,推动参政议政工作机制规范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5.2.1 建立完善的参政议政系统支持体系

5.2.2 完善“党委出题、党派调研、政府采纳、部门落实”的参政议政工作机制

5.3 强化自身建设,提升参政议政工作机制的生命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5.3.1 建立民主党派思想政治工作机制

5.3.2 健全民主党派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工作机制

第6章 结论和研究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核心组成部分。民主党派作为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①,由历史原因所决定,因现实需要而存在,发挥着重要而不可替代的政治功能。参政议政工作是民主党派的首要任务和主要职能,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主要内容为“一个参加、三个参与”,即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②。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突出民主、团结、和谐精神,具有合作、参与、协商的特点,有利于最大限度地统一思想、凝聚力量,集中智慧,符合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要求,是坚持统一领导和广泛民主、富有效率与充满活力的有机统一,有利于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畅通和拓宽社会利益表达渠道,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当前,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开展工作,围绕省委省政府决策谋划工作是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工作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全省民主党派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集中到一点就是为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凝心聚力、献计献策。这对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只有加强参政议政工作,才能适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发挥民主党派特色和优势,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本文试图在梳理民主党派及参政议政概念和历史演进,研究我省民主党派工作现状,重点分析参政议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力图明晰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工作的内外部主要因素的正作用,系统地从健全和完善参政议政工作机制作一些深入探讨,力争使广大民主党派成员,以更加宽广的眼界心胸,更加灵敏的思路方式,服务好全省科学发展、促进和谐的伟大事业。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