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脓毒症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6h】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脓毒症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中英文缩略词

第1章 引言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实验动物

2.1.2 主要药物或试剂

2.1.3 仪器和设备

2.2 方法

2.2.1 脓毒症模型的建立

2.2.2 标本采集及保存

2.2.3 实验分组及处理

2.2.4 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表面抗原CD64的表达

2.2.5 血清TNF-α及IL-10的检测

2.2.6 统计学处理

第3章 结果

3.1 各组小鼠的一般情况及1周生存率

3.2 各组小鼠中性粒细胞表面抗原CD64表达率变化

3.3 各组小鼠血清TNF-α浓度变化

3.4 各组小鼠血清IL-10浓度变化

第4章 讨论

4.1 脓毒症动物模型的建立

4.2 脓毒症病理生理机制认识的变化

4.3 脓毒症免疫抑制的细胞学机制

4.4 脓毒症时中性粒细胞表面抗原CD64表达率的变化

4.5 脓毒症时炎症因子的变化

4.6 G-CSF在脓毒症中的应用

第5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脓毒症免疫抑制的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展开▼

摘要

目的:
  观察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治疗后脓毒症小鼠中性粒细胞表面抗原CD64表达率、血清TNF-α、IL-10浓度及小鼠1周生存率的变化,探索G-CSF对脓毒症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为G-CSF治疗脓毒症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方法:
  1、实验动物:10-12周龄(体重18-25克)健康的雄性昆明小鼠140只。
  2、动物模型:采用腹腔内注射LPS的方法建立脓毒症小鼠模型。
  3、实验分组及处理:将小鼠随机分为四组,每组共35只:A组(健康对照组)腹腔内一次性注射与B组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B组(脓毒症模型组)腹腔内一次性注射10mg/kg剂量的LPS;C组(空白治疗组)于腹腔注射LPS后6h、30h皮下注射与D组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D组(G-CSF治疗组)于腹腔注射LPS后6h、30h皮下注射50ug/kg剂量的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每组随机抽取10只,观察各组小鼠的一般情况及1周生存率,并绘制生存率曲线;每组的其余25只,于建模后12h、24h、36h、48h、60h时间点各取5只小鼠,采集外周血用于检测。
  4、实验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FCM)检测小鼠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表面抗原CD64的表达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小鼠血清TNF-α及IL-10的浓度(pg/ml)。
  5、统计学方法:采用Excel2003和SPSS18.0统计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1、小鼠注射LPS后均出现了明显的中毒症状,G-CSF治疗组小鼠较脓毒症模型组及空白治疗组小鼠症状恢复更快。脓毒症模型组及空白治疗组小鼠1周生存率均为50%,G-CSF治疗组小鼠1周生存率为60%,G-CSF治疗组小鼠生存率较脓毒症模型组及空白治疗组略有增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健康对照组小鼠各时间点中性粒细胞表面抗原CD64仅少量表达。脓毒症组小鼠在LPS注射后12h中性粒细胞表面抗原CD64表达率即达到峰值(45.51±3.32)%,相比于健康对照组(2.69±1.00%)显著升高(P<0.05)。24h时下降至(24.07±3.51%),36h、48h、60h时中性粒细胞表面抗原CD64呈低水平表达,但仍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给予G-CSF治疗后,小鼠各时间点中性粒细胞表面抗原CD64均有较高的表达率,与脓毒症模型组及空白治疗组比较显著升高(P<0.05)。
  3、脓毒症模型组小鼠在LPS注射后12h血清TNF-α浓度为(203.38±15.33pg/ml),相比于健康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24h达到(348.77±21.12pg/ml)的峰值,48h才出现明显的下降,60h仍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给予G-CSF治疗后,各时间点TNF-α浓度较脓毒症模型组及空白治疗组显著下降(P<0.05)。
  4、脓毒症组小鼠在LPS注射后12h血清IL-10浓度为(54.35±7.32pg/ml),相比于健康对照显著升高(P<0.05),36h时达到(143.04±13.08pg/ml)的峰值,然后逐渐下降,60h仍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给予G-CSF治疗后,其24h、36h、48h时间点IL-10浓度分别为:160.35±12.41pg/ml、177.74±13.75pg/ml、126.09±9.77pg/ml,较脓毒症模型组及空白治疗组显著升高(P<0.05),12h、60h时间点IL-10浓度较脓毒症模型组及空白治疗组略有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中性粒细胞表面抗原CD64在健康小鼠中仅少量表达,给予LPS后中性粒细胞表面抗原CD64表达率呈一过性增高,提示中性粒细胞表面抗原CD64表达增加可作为中性粒细胞活化的标志。
  2、脓毒症早期血清TNF-α及IL-10均出现升高,提示脓毒症同时存在促炎反应及抗炎反应过程;血清IL-10浓度的峰值出现较TNF-α晚,推测抗炎反应可能继发于促炎反应。
  3、G-CSF可以促进脓毒症小鼠中性粒细胞表面抗原CD64的表达,提示G-CSF具有增强脓毒症小鼠中性粒细胞功能的作用。G-CSF可以降低脓毒症小鼠血清的TNF-α的浓度,增加其血清IL-10的浓度,提示G-CSF具有抗炎的作用。G-CSF不能改善脓毒症小鼠的生存率,也不会增加脓毒症小鼠的死亡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