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早籼稻期货价格发现功能的实证研究
【6h】

我国早籼稻期货价格发现功能的实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导论

1.1 论题背景及意义

1.1.1 论题背景

1.1.2 论题意义

1.2 本文的思路、内容和方法

1.2.1 本文思路

1.2.2 本文内容

1.2.3 本文方法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的文献综述

1.3.2 国内研究的文献综述

第2章 我国稻谷产业现状

2.1 稻谷产业状况

2.1.1 稻谷的生产

2.1.2 稻谷的消费

2.1.3 稻谷的购销

2.1.4 稻谷的储备

2.2 稻谷的价格机制

2.2.1 稻谷价格保护制度回顾

2.2.2 现行稻谷保护价格制度的局限

第3章 我国早籼稻期货市场运行状况

3.1 期货市场的基本概念

3.1.1 期货合约

3.1.2 期货交易

3.1.3 期货市场

3.1.4 期货价格

3.1.5 基差

3.2 期货市场的特点

3.2.1 保证金

3.2.2 涨跌停板

3.2.3 持仓限制

3.2.4 实物交割

3.2.5 做空机制

3.2.6 竞价交易

3.3 期货市场的发现功能

3.4 早籼稻期货

3.4.1 早籼稻期货合约

3.4.2 早籼稻期货合约标的交割标准

3.4.3 早籼稻期货交割库点分布

3.5 早籼稻期货市场的统计分析

3.5.1 流动性

3.5.2 活跃度

3.5.3 基差

3.5.4 早籼稻期货市场的统计分析小结

第4章 早籼稻现货与期货价格的实证分析

4.1 实证分析方法

4.1.1 相关性分析法

4.1.2 平稳性检验方法

4.1.3 协整检验方法

4.1.4 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

4.2 数据采集说明

4.3 实证分析

4.3.1 相关性分析

4.3.2 平稳性检验

4.3.3 协整检验

4.3.4 格兰杰因果检验

4.4 实证分析小结

第5章 政策及建议

5.1 交易所应优化和完善早籼稻期货合约

5.1.1 降低期货仓单持有成本

5.1.2 降低交割成本

5.2 稻谷企业应积极了解期货市场的作用

5.2.1 稻谷相关企业利用早籼稻期货进行风险管理

5.2.2 稻谷相关企业利用早籼稻期货进行期现套利

5.3 政府应合理利用期货市场完善稻谷价格保护制度

5.3.1 通过参考期货价格,优化产业政策

5.3.2 完善粮农直补政策,保证粮农积极性

5.3.3 推行“二次结算”的收购政策,保障粮食安全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本文研究的结论

6.1.1 早籼稻期货合约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

6.1.2 早籼稻期货市场具有发现价格的功能

6.1.3 实行“先收购后补贴”的“二次结算”收购政策有助于保障粮食安全

6.2 进一步研究工作的展望

6.2.1 本文的创新点

6.2.2 本人将进一步研究的论题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我国是农产品产销大国,也是农产品进口大国。其中,稻谷生产量和消费量占全球的三分之一。中国约有三分之二的人口以大米为主要口粮,稻谷的价格在粮食及农产品价格体系中有重要的影响。但是,稻谷现货市场缺乏有效的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现行的最低收购价格的政策制约了稻谷价格体系的发展,稻谷现货价格未能准确反映市场供求。
  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能有效解决粮食价格市场化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因此,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在完善粮食市场体系和弥补现货市场缺陷有其天然的优势。
  2009年4月20日,早籼稻期货在郑州商品交易所上市交易。这对完善我国粮食和农产品期货市场体系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早籼稻期货市场为稻谷种植者提供了重要的价格依据来调整生产,也是稻谷加工和经营企业规避市场风险的工具。早籼稻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相互影响,逐渐形成自身体系的定价机制,使得稻谷市场不断发育。截止2013年10月,早籼稻期货上市交易将近5年,国内对早籼稻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鲜有研究。深入研究早籼稻期货价格对现货价格的影响,剖析早籼稻期货市场是否具备发现的功能,进而完善早籼稻期货合约和稻谷现货价格形成机制,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本文从国内稻谷产业状况分析开始,在第二部分主要分析了我国稻谷产业状况和稻谷价格机制,第三部分则用统计分析描述了早籼稻期货市场运行状况,并在第四部分用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对早籼稻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早籼稻期货市场运行基本正常,但有继续完善的空间;交易所可以根据目前运行中的问题对早籼稻期货合约在期货仓单持仓成本和交割成本上进一步优化;早籼稻期货市场具有完备的对现货价格发现功能,早籼稻期货价格对现货价格具有引导作用;可以通过早籼稻期货市场对稻谷现有最低收购价政策进行完善,“先收购,后补贴”的“二次结算”收购政策可以弥补现有政策的不足,完善粮农的利益保护政策,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