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东盟国家利用外资问题的实证分析
【6h】

东盟国家利用外资问题的实证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及使用授权书

1导论

1.1论文选题和研究意义及相关研究综述

1.2相关概念与界定

1.3相关理论评述

1.3.1“双缺口”理论

1.3.2跨国公司是东道国经济增长的引擎理论

1.3.3导致贫困和依附的利用外资理论

1.4基本框架和内容

1.5研究方法

注释

2东盟国家利用外资的发展过程及其特点

2.1利用外资的初始阶段(独立后至20世纪60年代)

2.2利用外资的发展阶段(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前期)

2.3利用外资的高速增长阶段(20世纪80年代下半期至90年代上半期)

2.4亚洲金融危机后利用外资的衰减阶段

注释

3利用外资对东盟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和影响

3.1利用外资对东盟各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3.1.1利用外资促进了东盟各国的资本形成与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

3.1.2利用外资促进了东盟各国的产业结构调整

3.1.3利用外资促进了东盟各国的贸易发展

3.1.4东盟各国通过利用外资成功实施了出口导向战略

3.1.5利用外资提高了东盟各国的技术进步与管理技能

3.1.6利用外资增加了东盟各国的就业机会,降低了失业率

3.1.7利用外资刺激了东盟低收入国家的开放经济与工业化发展

3.2利用外资对东盟各国经济发展的消极作用

3.2.1利用外资对东盟各国的国际收支产生逆差的影响

3.2.2外资的过量流入导致东盟各国的经济发展过分依赖于外资

3.2.3大规模引进外资对东盟各国的产业构成了威胁,压抑了当地民族资本的发展

3.2.4外资分布的不平衡扩大了东盟各国产业结构及地区发展的失衡

3.3外国直接投资对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作用和影响

3.3.1外资对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积极作用

3.3.2外资对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消极影响

注释

4亚洲金融危机后东盟国家利用外资的特点、趋势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4.1亚洲金融危机后东盟国家利用外资的特点及趋势

4.1.1外资流入规模

4.1.2外资流入方式

4.1.3外资流入的产业方向

4.1.4外资来源结构

4.1.5吸引外资政策的调整

4.2东盟国家利用外资对我国利用外资的借鉴意义

4.3从东盟国家利用外资看我国对东盟直接投资

4.3.1我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战略意义

4.3.2我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策略选择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战后,独立后的东盟各国曾经主要依赖西方国家提供的经济援助以取得发展经济所需要的外汇资金,自1960年爆发战后第一次美元危机以后,西方国家先后减少了这类经济援助,于是东盟各国相应地采取了引进外国直接投资的政策,以缓和本国储蓄与投资的缺口,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此后,借助外国直接投资的力量,东盟各国经济迅速崛起,成为世界经济舞台上的一个亮点。外国直接投资的流入,弥补了东盟各国国内资本的相对不足,促进了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引进,推动了国内产业结构的优化,促进了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后,利用外资的国际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这给东南亚国家吸引外资提出了严峻挑战。因此,东盟各国积极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正反两方面经验,成为世界各国竞相参考的对象。 本文首先以战后迅速发展的国际资本流动为背景,探讨了东盟国家利用外资的理论动因,回顾和分析了东盟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利用外资所呈现出来的规律和特点。其次,通过回顾东盟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利用外资的规律和特点,对外资在东盟各国经济发展及东盟区域一体化进程中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联系当前影响东盟国家利用外资的内外因素,尝试性地对今后东盟国家利用外资的发展趋势做出理性的前瞻,并通过对东盟国家利用外资的成功经验和教训的深刻总结,得出对我国的利甩外资及我国对外进行直接投资的借鉴意义。 本文还尝试性的对我国向东盟国家进行直接投资的意义和策略选择进行了思考,认为东盟各国与中国同属亚洲国家,地理位置相近,而且在这些国家的社会中的华人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我国对东盟国家进行直接投资有着天然的优势。通过本文对东盟各国投资环境的分析,指出我国企业在对东盟国家进行直接投资时的投资方式选择上,应以考虑自身投资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为基础,结合投资区域的特点、投资项目的特点及各种投资方式本身的利弊,在大力发展传统的投资方式的前提下,积极重视跨国并购、跨国战略联盟的运用,使得进行直接投资的我国企业能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分工与国际竞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