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半剂量对比剂MRI动态增强扫描在胎盘植入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6h】

半剂量对比剂MRI动态增强扫描在胎盘植入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前言

第一部分 半剂量对比剂MRI动态增强扫描显示正常胎盘及子宫的可行性研究

材料和方法

1 研究对象

2 检查方法和准备

3 后处理

4 统计学处理

结果

讨论

1 妊娠期MRI检查的安全性

2 非特异性细胞外间隙MRI对比剂的安全性

3 动态增强扫描基本原理及增强效果与组织血供的关系

4 妊娠MR动态对比增强扫描的目的

5 正常妊娠中晚期胎盘血流灌注特点及时间-信号曲线特征及意义

结论

第二部分 半剂量对比剂MRI动态增强扫描在胎盘植入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材料和方法

1 研究对象

2 检查方法和准备

3 分组处理

4 胎盘植入的诊断标准

5. 图像后处理

6. 统计学处理

结果

1 患者一般情况

2 MRI动态增强影像诊断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对照

讨论

1. 胎盘植入概述

2 胎盘植入MR动态增强影像学表现及病理基础

结论

展望与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第一部分半剂量对比剂MRI动态增强扫描显示正常胎盘及子宫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
  探讨半剂量对比剂MRI动态增强扫描显示正常胎盘与子宫的可行性,并为进一步研究半剂量MRI对比动态增强扫描在胎盘植入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将40例正常中晚孕期妇女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实验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剂量对比剂(0.1mmol/kg),实验组使用半剂量对比剂(0.05mmol/kg)对研究对象盆腔进行MRI动态增强扫描,图像经Mean Cure软件后处理得到时间-信号强度曲线(signal intensity-time curve,SI-T曲线)测量胎盘、子宫的初始信号强度(initial-intensity,II)、峰值信号强度(maximum-intensity,IMax)、达峰值时间(time to peak,TTP)、子宫强化达峰值时的盘-宫强化信号差值。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独立实验的数据采用Mean±SD表示,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组间差异比较采用两样本t检验分析,同组内的差异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40例入选研究对象在常规及半剂量MRI动态对比增强检查中,胎盘、子宫强化率为100%,两组在胎盘、子宫初始信号强度以及胎盘、子宫达峰值时间上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胎盘、子宫峰值信号强度明显高于实验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盘-宫强信号差明显低于实验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论对照组还是实验组,胎盘初始信号强度均高于子宫初始信号强度、胎盘强化峰值均高于子宫强化峰值、胎盘强化达峰值时间均早于子宫强化达峰值时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胎盘初始信号强度、强化峰值均高于子宫,胎盘强化达峰值时间早于子宫,且不随对比剂使用剂量发生改变;
  2.半剂量组的胎盘、子宫峰值信号强度虽然低于常规剂量组,但半剂量组在子宫强化达峰值时的盘-宫强化信号差明显高于常规剂量组,即半剂量组在子宫强化达峰值时,盘-宫两种不同软组织影像对比度较常规剂量组高,进而能清晰的区分胎盘与子宫及它们之间的解剖关系,因此半剂量MRI动态增强扫描有助于提高影像医务工作者对中晚孕期胎盘、子宫疾病的诊断水平。
  第二部分半剂量对比剂MRI动态增强扫描在胎盘植入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半剂量对比剂MRI动态增强扫描在妊娠中晚期胎盘植入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产前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方法:
  1.收集2011年1月-2013年12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术前疑诊为胎盘植入且临床需要终止妊娠的中晚孕期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共60例,分别对其进行半剂量对比剂(0.05mmol/kg)MRI动态增强扫描,检查完毕后由两名以上经验丰富的高年资医师共同盲法阅片,对其影像资料进行讨论、分析并作出客观的MRI影像诊断,当诊断意见不一致时进行重复读片直至达成共识;经过术后随访,将术前影像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评价半剂量对比剂MRI动态增强扫描技术在胎盘植入诊断中的有效性和适用性,并通过绘制ROC曲线评价半剂量对比剂MRI动态增强扫描技术在胎盘植入诊断及分级诊断准确性。
  2.将手术病理证实无胎盘植入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有胎盘植入的患者作为病例组,对比二者的产前MRI动态增强影像学征象,分析有无胎盘植入时动态增强影像征象的差异,探讨其诊断价值。
  结果:
  1.60例疑诊患者中经过手术病理证实为胎盘植入共43例,其中胎盘粘连19例,胎盘植入16例,胎盘穿透8例,17例无植入,19例手术诊断为胎盘粘连患者中MR动态对比增强诊断正确13例,漏诊4例、误诊为植入2例;16例手术病理诊断为胎盘植入患者中MR动态对比增强诊断正确13例,误诊为胎盘粘连1例、胎盘穿透2例;8例手术病理诊断为胎盘穿透患者中MR动态对比增强诊断正确7例,误诊为胎盘植入1例;其中17例无植入患者影像误诊为胎盘粘连2例。
  2.半剂量MRI动态增强扫描对胎盘植入总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误诊率、漏诊率、总的诊断符合率、Youden指数、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7%、88.2%、11.8%、9.3%、90.0%、0.79、95.1%、78.9%、 Kappa=0.762( P<0.001), ROC曲线下面积为0.895,与0.5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对胎盘粘连诊断灵敏度、特异度、误诊率、漏诊率、总的诊断符合率、Youden指数、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8.4%、92.7%、7.3%、31.6%、85.0%、0.61、68.4%、86.4%、Kappa=0.638(P<0.001), ROC曲线下面积为0.806,与0.5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胎盘植入诊断灵敏度、特异度、误诊率、漏诊率、总的诊断符合率、Youden指数、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1.2%、93.6%、6.4%、18.8%、95.0%、0.75、81.3%、93.6%、Kappa=0.749(P<0.001), ROC曲线下面积为0.874,与0.5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对胎盘穿透诊断灵敏度、特异度、误诊率、漏诊率、总的诊断符合率、Youden指数、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7.5%、96.2%、3.8%、12.5%、95.0%、0.84、77.8%、98.0%、Kappa=0.795(P<0.001), ROC曲线下面积为0.918,与0.5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1.利用MRI动态增强扫描诊断胎盘植入在以下直接征象:
  ①子宫与胎盘之间的底蜕膜层模糊、中断,盘-宫交界面胎盘外缘轮廓消失,感兴趣时间域内胎盘强化信号与邻近子宫肌层强化信号分界始终不清晰,肌层连续性存在;
  ②动态增强早期,子宫肌层强化高峰提前,被相对高信号的胎盘组织代替,高信号的胎盘组织侵入相对低信号的肌层内,呈“齿轮”或“树根”样改变,子宫浆膜层边缘出现明显强化;动态增强中晚期,正常子宫肌层强化信号消失、中断。
  ③动态增强早期明显强化的胎盘组织穿过肌层累及浆膜或邻近膀胱等周围结构,膀胱浆膜层不规则中断或壁结节,增强中晚期穿透部正常肌层强化信号消失。
  显示率分别为32.56%、37.2%、20.93%;将对照组与病例组直接征象①进行比较,
  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直接征象②、③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利用MRI动态增强扫描诊断胎盘植入在间接征象:
  (1)形态学改变:
  ①子宫失去正常倒置梨形,下段肿胀、增宽
  ②子宫浆膜面凹凸不平,正常光滑弧形曲线消失
  ③胎盘不规则局限性增厚
  ④胎盘外缘:外缘连续光滑的弧形曲线结构消失,局部膨出并呈波浪状。
  (2)胎盘实质信号改变
  ①实质强化信号聚集、融合成大片状,胎盘内血窦大量开放、对比剂进入其内
  ②胎盘实质内出现无强化低信号条索影。
  ③胎盘实质内绒毛血管增多、粗大、扭曲并延长至胎盘母体面边缘。
  ④实质内强化信号混杂不均
  (3)浆膜面下大量蚓状血管团
  显示率分别为79.07%、20.93%、62.79%、81.40%、20.93%、100%、23.26%、88.37%、65.12%。将病例组及对照组的上述征象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1)-②、(1)-③、(2)-①、(2)-③及3征象,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
  4. MRI增强扫描间接征象中胎盘内条状低信号影在胎盘粘连、胎盘植入和胎盘穿透中的体积分别为:12.41±3.27cm3、19.50±4.25cm3、21.49±2.58cm3, 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
  结论:
  利用半剂量MRI动态增强扫描可为胎盘植入诊断及分级诊断提供帮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