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通过外周血形态学复检缩短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诊断周转时间的研究
【6h】

通过外周血形态学复检缩短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诊断周转时间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中英文缩略表

第1章 引言

1.1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概述

1.2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实验室诊断

1.3 研究目的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材料

2.2方法

第3章 结果

3.1外周血细胞分析及形态筛查结果

3.2高度疑似APL实验检查结果

3.3 APL患者外周血TAT结果

3.4 APL患者外周血形态报告与首次ATRA治疗间隔时间比对情况

3.5 患者信息与诊疗情况

第4章 讨论

4.1有关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早期死亡

4.2外周血形态学筛查在APL早期诊断中的意义

4.3形态学复检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ICM分型诊断中TAT上差异

第5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临床实验室——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早期救治中的重要参与者

展开▼

摘要

目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是一种特殊的髓系白血病,在英法美(French-American-British,FAB)分型中属于M3型。因发病急、病情重、出血倾向严重,易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sse分钟ated intrvascμlar coagμlation,DIC)及原发性纤溶导致病死率高,而视为内科中的急症。随着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和砷剂的应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已获得很高的完全缓解率(complete remission,CR)和无病生存率(disease free survival,DFS),甚至免除化疗亦能治愈,故被视为治疗价值最高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但APL易发生早期死亡(early death,ED),这成为救治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障碍。早期死亡的发生主要与未早发现早诊断及及时专业救治有很大关系。因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发病时临床表现多样,就诊科室不一,本研究旨在利用外周血形态技术把高度疑似APL者筛选出来并及时报告临床,使初诊APL患者尽早得到ATRA等专业治疗,并在骨髓形态、流式、染色体和分子生物学(Morphology、Immunology、Cytogenetics和Molecμlar,MICM)分型申请单中特殊标识,缩短其周转时间,从实验室角度为临床降低APL早期死亡率而创造条件。
  方法:针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血象特点设定形态复检规则,将符合复检规则的初诊患者进行外周血形态检查,把检见颗粒增多的异常早幼粒细胞(≥3%)或同时检见柴捆细胞者(≥0.5%)视为高度疑似APL患者,即刻报告临床,对初步诊断APL患者给予口服全反式维甲酸(ATRA)、骨髓MICM分型。将外周血形态检查提示高度疑似与最后经MICM分型确诊APL患者的符合度,以及周血形态检查与骨髓MICM分型实验的周转时间(turn around time,TAT)进行统计学分析,从中分析外周血形态检查对MICM分型TAT及患者接受首次ATRA治疗的影响。
  结果:①对1509例符合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血象特点者进行外周血涂片筛查,共检出17例高度疑似APL患者,骨髓形态报告APL16例,不除外APL1例;流式报告符合APL13例,不除外APL4例;PCR方法PML/RARa融合基因阳性16例;染色体报告t(15;17)(q22;q21)13例,其他异常核型1例,检测失败3例。②外周血形态复查高度疑似APL以三系减低和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增高、血红蛋白(hemoglobin,Hb)减低、血小板(platelet,PLT)减低二组最为多见,分别为7例和6例,Hb减低、PLT减低组2例,WBC升高、PLT减低组和PLT减低伴单核细胞(monocyte,MON)比例>10%组各1例,WBC减低、PLT减低组未筛出可疑病例,而非APL组白血病中以WBC增高、Hb减低、PLT减低组最多,达到51例,其次为Hb减低、PLT减低组16例,各个组均筛出高度可疑非APL白血病病例。③17例患者中有15例经外周血形态报告高度疑似APL后开始接受ATRA治疗,2例入院后临床诊断高度疑似APL开始ATRA治疗,从患者入院到全反式维甲酸时间为(0.32±0.33)天;④从患者入院开始计时,其首次接受ATRA时间与完成外周血形态复查间隔时间(0.24±0.24)天,无统计学差异(p=0.666)。⑤.与外周血形态检查周转时间(TAT)比较,骨髓形态、流式细胞术、染色体核型及PML-RARa基因检查TAT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1)。
  结论:针对APL血象特点设定形态复检规则能高效地把高度疑似APL患者筛选出来,外周血形态检查与MICM方法确诊APL有较高的符合度,且比MICM分型的四种检查的TAT明显缩短,可为APL初诊患者尽早接受ATRA治疗提供实验依据,为进一步减低早期死亡率的创造有利条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