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单臂缺血导致的臂间舒张压差异与冠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6h】

单臂缺血导致的臂间舒张压差异与冠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中英文缩略词

第1章 引言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病例选择

2.1.2 研究分组

2.1.3 诊断标准

2.1.4 病史采集

2.1.5 相关检查

2.1.6 主要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血压测压及取值

2.2.2血压参数

2.3 统计学方法

第3章 实验结果

3.1 冠脉正常组、冠脉轻度狭窄组及冠心病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3.2 三组双臂基线血压及各时点血压比较

3.3 单臂缺血前后三组SBPl-r及DBPl-r比较

3.4三组单臂缺血前后双臂舒张压有关数值对比

3.5 三组△DBPl-r及AUC值比较

3.6 冠脉狭窄程度与血压相关参数的相关性

3.7 冠脉狭窄程度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

第4章 讨论

第5章 临床意义

第6章 结论

第7章 局限性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内皮功能检查方法进展及意义

展开▼

摘要

目的:
  已知单臂短暂缺血可以导致臂间舒张压差异,其与内皮功能无创检测的金指标-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flow-mediated dilatation,FMD)明显相关,本研究旨在探讨单臂缺血导致的臂间舒张压差异以及其曲线下面积与冠脉狭窄程度相关性,此外评估传统点指标法与曲线下面积法优劣性。
  方法:
  入选2016年9月至2017年3月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或同时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120例,除外外周血管病、动脉炎、血管先天性发育异常、心律失常、主动脉夹层、瓣膜病、血流动力学紊乱、过度肥胖、心肌炎、严重心功能不全、自身免疫性疾病、严重感染、血液病等患者。记录入试者的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体重、既往病史、家族病史、吸烟饮酒史等),并作相关生化检查。
  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以下三组:冠脉正常组(冠状动脉无狭窄)、冠脉轻度狭窄组(冠状动脉狭窄<50%)以及冠心病组(至少一支冠状动脉狭窄≥50%),每组患者各40例(男女各20)。在所有入选者行冠脉造影术前,测量其单臂缺血前后双臂血压:患者休息10分钟后,同时使用两台同型号血压计按标准法连续测量双上臂血压三次,取其平均值为基础血压(BP0),持续阻断右臂肱动脉血流5分钟,测量血流恢复后双上臂1分钟、3分钟、5分钟、7分钟、10分钟及15分钟血压。分别计算单臂缺血前后两臂血压差值(BPl-r),根据该差值计算单臂缺血后臂间舒张压差值的曲线下面积。
  结果:
  1、三组受试者组间以及左右手血压基线资料未有明显差异;单臂缺血后,三组双臂收缩压(SBP)明显下降,左右手下降幅度相同,左手舒张压各组各时间点均无明显改变,右手舒张压缺血后三组均下降,冠脉正常组下降尤为明显,与基线比较三组DBPl-r均增高,随时间延长逐渐接近基线水平,冠脉正常组即使在15分钟这种效应仍然存在。
  2、冠心病组及冠脉轻度狭窄组分别与冠脉正常组相比较,两组入试者单臂缺血实验后5min臂间舒张压差异净效应均值(△DBPl-r1-5)及臂间舒张压差异(dIAD)的曲线下面积(AUC)均明显低于冠脉正常组(P<0.05)。
  3、相关分析显示冠脉狭窄程度与△DBPl-r1-5、AUC及DBPl-r1至DBPl-r15均呈负相关,其中,△DBPl-r1-5与冠脉狭窄程度关联性最强(r=-0.507, p<0.001),曲线下面积不优于△DBPl-r1-5。
  4、回归分析显示△DBPl-r1-5是冠脉发生狭窄(<50%)以及冠心病的保护性因素,OR值分别为0.394和0.462,△DBPl-r1-5每增加1mmHg,两者风险分别下降60.6%和53.8%。
  结论:
  单臂缺血诱导的臂间舒张压差异与冠脉狭窄程度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该方法可能成为一种评价冠心病高危人群血管内皮功能的简易方法,但曲线下面积并不优于点指标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