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带状疱疹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脑功能连接密度改变的静息态fMRI研究
【6h】

带状疱疹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脑功能连接密度改变的静息态fMRI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引言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数据采集

2.3 数据处理

2.3.1静息态数据预处理

2.3.2FCD分析

2.4 统计分析

2.4.1人口资料及临床量表

2.4.2基于体素的FCD组间比较

2.4.3临床量表与脑功能的相关性

第3章 结果

3.1 人口统计学和临床资料

3.2 基于体素的FCD组间差异

3.3 临床参数与脑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第4章 讨论

4.1 FCD的原理及其意义

4.2 PHN组、HZ组及HC组基于体素的FCD差异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脑功能磁共振研究进展

展开▼

摘要

目的: 探讨带状疱疹(herpeszoster, HZ)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 PHN)患者的内源性功能连接模式。 方法: 对33例右利手带状疱疹患者(其中男性13例,平均年龄约57.15±9.30岁),22例右利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其中男性9例,平均年龄约66.13±6.77岁)和28例年龄性别相似的健康对照志愿者(其中男性9例,平均年龄约54.21±7.72岁)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rs-fMRI)检查,用于内源性功能连接的分析。然后计算并比较带状疱疹(HZ)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组及健康对照(HC)组三组的功能连接密度(function connectivity density, FCD)。并分析差异脑区的FCD值与相应临床参数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 (1)与HC组比较,PHN患者和HZ患者楔前叶的FCD均减低;HZ患者的脑干/边缘叶/海马旁回( brainstem/limbic lobe/parahippocampal gyrus, BM/LL/PHG)的FCD增高;而PHN患者海马的FCD增高(相关阈值r=0.25,体素水平p<0.01,GRF校正在簇水平p<0.05)。然而PHN患者与HZ患者对比,其FCD没有显著差异。 (2)PHN患者双侧楔前叶减低的FCD值与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呈正相关(r=0.672,P=0.001)。 结论: PHN患者和HZ患者均存在楔前叶的FCD的减低,表明了默认网络的破坏。此外,在HZ组(疱疹病毒感染的急性期),涉及疼痛信号的传递及翻译的脑区存在功能连通性的增高,而PHN组(后遗神经痛期)只在海马区存在功能连通性的增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