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早期自然流产结局与子宫动脉血流频谱的关系
【6h】

早期自然流产结局与子宫动脉血流频谱的关系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1章 引言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2.1资料对象及分组

2.2方法

2.3 统计学处理

第3章 结 果

3.1 I型与II型子宫动脉频谱分布情况

3.2 四组子宫动脉频谱S/D、RI均值比较结果

3.3 四组两两进行t检验结果

第4章 讨 论

4.1正常子宫动脉解剖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频谱

4.1.1 正常子宫动脉解剖特点

4.1.2正常子宫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频谱特点

4.1.3子宫动脉频谱舒张早期切迹形成的机制及消失的常见原因

4.1.4本研究中两型子宫动脉频谱的分布情况分析

4.2正常妊娠时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分析

4.2.1 正常妊娠时胎儿的血供来源

4.2.2 正常妊娠时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

4.2.3 正常妊娠A组与正常未孕子宫D组的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分析

4.2.4先兆流产B组与正常妊娠A组的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分析

4.3病理妊娠时子宫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分析

4.3.1 正常妊娠A组、先兆流产B组与流产C组的妊娠囊二维声像图超声表现

4.3.2 流产C组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及频谱的特点及原因分析

4.3.3 正常妊娠A组与先兆流产B组中出现II型子宫动脉频谱的原因分析

4.3.4 流产C组出现I型子宫动脉频谱的原因分析:

第5章 结 论

5.1结论

5.2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早期自然流产结局与子宫动脉血流频谱的关系

展开▼

摘要

目的: 应用彩色多普勒频谱超声探讨子宫动脉血流频谱在妊娠早期自然流产孕妇中的变化规律及意义。 方法: 选取自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进行超声检查的妊娠8周以前并期望继续妊娠的孕妇84例做为孕妇组,平均孕期为48.5天。其中52例孕妇无任何症状正常产检,32例孕妇出现腹痛或出血等先兆流产征象并接受了临床保胎治疗;同时选取43例未孕的妇女、无妇科疾病的正常子宫作为未孕子宫组。两组妇女年龄均在20-40周岁之间,平均年龄均为28.8岁,两组妇女年龄无差异性。分别获取两组子宫动脉血流频谱,观察频谱舒张早期切迹是否存在,并根据切迹的有无将子宫动脉频谱形态分为两种类型:I型--有切迹、II型--无切迹;测量频谱收缩期血流速度峰值与舒张末期血流速之比(S/D)及阻力指数(RI)。对孕妇组随访至妊娠12周末,根据随访结果将49位没有先兆流产征象并继续妊娠的孕妇归为正常妊娠A组、14例有先兆流产征象并继续妊娠的孕妇归为先兆流产组B组、21位有或无早期出血的难免流产的孕妇归为流产组C组,43例正常未孕组为D组。了解两型子宫动脉频谱形态在各组分布的情况,比较子宫动脉频谱收缩期血流速度峰值与舒张末期血流速之比(S/D)与阻力指数(RI)在各组之间的差异性。 结果: 正常妊娠A组、先兆流产B组与正常未孕子宫D组子宫动脉频谱类型I型(有切迹型)均占93%-94%,II型频谱(无切迹型)均占6%-7%;流产C组子宫动脉频谱类型I型频谱占36%,II型频谱占64%;A组与D组、A组与B组、B组与D组对比,子宫动脉频谱S/D及RI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孕妇子宫动脉频谱S/D及RI与各组对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应用彩色多普勒频谱超声获得子宫动脉频谱并观察其形态变化,测量子宫动脉频谱的参数--S/D及RI,对分析妊娠8周以内的先兆流产是否需要接受临床保胎治疗提供了一项新的依据。妊娠8周前孕妇的宫动脉阻力增高,不能充分证明能引起早期自然流产的结局。妊娠8周前孕妇的子宫动脉频谱呈现为I型频谱(有切迹型),临床保胎治疗有一定的意义。妊娠8周前孕妇的子宫动脉频谱呈现为II型频谱(无切迹型),S/D及RI值降低,结合难免流产二维声像图的特点,可以提示临床胎儿难免流产可能性大,保胎治疗意义可能不大。

著录项

  • 作者

    邱丽君;

  • 作者单位

    南昌大学;

  • 授予单位 南昌大学;
  • 学科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朱剑芳;
  • 年度 201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早期自然流产; 子宫动脉; 血流频谱;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