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鼻咽癌放疗后鼻咽坏死的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6h】

鼻咽癌放疗后鼻咽坏死的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1章 引言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2.1临床资料

2.2 方法

2.2.1 鼻咽坏死的诊断方法

2.2.2细菌培养的方法

2.2.3药物敏感试验方法

2.2.4统计方法

第3章 结果

3.1细菌培养结果与临床资料分析情况

3.2细菌培养结果

3.3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3.4 鼻咽坏死患者预后

第4章 讨论

4.1鼻咽坏死的发病机制

4.2 细菌培养结果与临床资料分析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结论

5.2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鼻咽癌放疗后鼻咽坏死的治疗研究进展

展开▼

摘要

目的: 探讨鼻咽癌放疗后鼻咽坏死患者的鼻咽部分泌物细菌的临床特点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方法: 收集2013年3月至2017年12月在江西省肿瘤医院收治的鼻咽癌放疗后出现鼻咽坏死的患者共83例(其中14例患者未行细菌培养,故未纳入统计分析),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检验水准α=0.05。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均数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结果: 鼻咽坏死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率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分期、放疗程数、鼻咽坏死位置间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鼻咽坏死患者的分泌物中既包含细菌,也包含真菌,其中细菌占绝大部分(96.4%),真菌为白色念珠菌(3.6%),69例患者有1例患者分泌物包括两种细菌,2例分泌物细菌中既含细菌也含真菌,分泌物细菌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多(61.8%),铜绿假单胞菌次之(14.5%);药敏试验中,左氧氟沙星的药物敏感率最高(85.5%),环丙沙星次之(85.2%),再者为庆大霉素(80.3%),呋喃妥因对培养出的细菌与真菌完全耐药。 结论: 1.鼻咽坏死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率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分期、放疗程数、鼻咽坏死位置间无差异; 2.鼻咽坏死分泌物细菌培养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是铜绿假单胞菌; 3.左氧氟沙星的药物敏感率最高,环丙沙星次之,但临床工作中具体用药仍需根据药敏试验结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