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德比较视野下的我国技工培养问题研究
【6h】

中德比较视野下的我国技工培养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 言

1相关文献综述

1.1主要概念界定

1.2相关研究文献简述

2我国技工培养现状分析

2.1我国技工培养的成就

2.2我国技工培养存在的问题

2.3制约我国技工培养的几个主要因素分析

3德国技工培养的经验与分析

3.1德国技工培养的基本情况

3.2德国技工培养高度发达的原因简析

3.3德国“双元制”技工培养制度在我国的适应性分析

4对我国技工培养的理论思考和若干对策建议

4.1我国技工培养的理论分析

4.2对改善我国技工培养的若干设想

结 论

参考文献

后 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展开▼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技工培养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有力地支撑了中国经济起飞:技工培养环境逐年改善;技工培养的人数大量增加,结构不断优化;技工培养的机构不断增长,培训体系不断完善;技工培养的内容不断提升,培养手段不断更新。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技工总体技术等级偏低;总体文化程度较低,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较多,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者较少;技工数量不足,高级技工尤为紧缺,等等。制约我国技工培养的主要因素是技工培养经费投入方面存在不足;社会文化存在鄙薄技工培养的偏见;技工岗位缺乏吸引力;技工培养制度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德国技工培养闻名于世,为德国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技术工人,被称为德国经济崛起的“秘密武器”。德国技工培养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技工培养经费主要靠政府和企业投入;有着高度重视技工培养的社会文化;并具有较为完备的技工培养制度。德国技工培养制度的许多成功经验都值得我们借鉴,但我们也要从经济基础和经费投入、社会文化和技工待遇、相关制度安排等方面具体分析,不能一概照搬。 技工是要从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系统中培养出来的,探索先进的技术教育模式对技工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技工培养,特别是高级技工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造就的,技工培养也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知识,进行终身教育。技工培养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还与经济社会的许多方面有关,因此,我们也从经济社会的角度对技工培养问题作了分析。对我国的技工培养,一是着力提高对技工培养重要作用的认识;二是着力从宏观上做好技工培养的发展规划和政策指导工作;三是着力加大技工培养的经费投入;四是着力构建重视技术教育的社会文化;五是着力完善技工培养机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