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2006—2007年我国优秀网球女子双打选手技战术运用效果分析与对比研究
【6h】

2006—2007年我国优秀网球女子双打选手技战术运用效果分析与对比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前言

1.1研究目的

1.2选题的依据

1.2.1提高我国网球女子双打选手竞技水平的需要

1.2.2备战08奥运会的需要

1.3文献综述

1.3.1总述网球运动科学研究现状

1.3.2网球双打技、战术特点

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2.2.2数理统计法

2.2.3录象分析法

2.2.4对比分析法

3结果与分析

3.1中外女子网球选手正手击球技术对比分析

3.2中外女子网球选手反手击球技术对比分析

3.3中外女子网球选手发球技术及能力的对比分析

3.3.1发球技术对比分析

3.3.2双打发球技术运用效果统计与分析

3.4接发球技术能力的比较分析

3.4.1我国选手与国外选手、国外优秀选手接发球得失分统计

3.4.2接发球技术能力的比较分析

3.5技战术运用效果比较分析

3.6我国选手与国外选手打法特点分析

3.7北京2008奥运会主要对手情况分析

4结论

4.1我国女子双打选手在基本技术上存在的不足

4.1.3发球、接发球技术方面的差距

4.2我国女子双打选手在战术运用方面存在的不足

4.3我国女子双打选手心理素质欠佳,关键球的处理能力不强

5建议

5.1加强身体素质练习,并加强速度与力量,灵敏与协调,步法练习的比重

5.2加强双打主要技术环节的练习

5.3 提高基本战术及打法的灵活性和实效性

5.4分析对手情况进行针对性训练

5.5加强心理素质训练提高运动员应对比赛的能力

6本文研究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后记

展开▼

摘要

近年来,我国体育事业得到了迅猛发展,竞技体育全面登上世界体育舞台。但网球项目长期不够理想,寻求其竞技水平提高之路,是我固体育界关注的一个热点。2003年初,国家体育总局就已将女子双打项目作为我国网球运动备战奥运会的重点项目,并将其作为提高我国网球运动水平的突破口,从总体上讲,我国网球与世界一流水平尚有相当大的差距,但就个体而言,我国女双选手与世界优秀女双选手技术战术水平的差距相对较小。2004年李婷/孙甜甜在雅典奥运会折桂,2006年郑洁/晏紫获得两项大满贯比赛的冠军,然而2007年,中国女网整体陷入低迷。在奥运备战的“决战之年”,中国女网的低迷表现令人忧心不己。郑洁和李娜的伤势,将令网管中心的女双组合规划充满变数。今年的奥运会,中国女网的夺金重点就是女子双打,郑洁和李娜的受伤首先影响到双打的配对,金牌组合郑洁晏紫和最近积极试配的孙甜甜、彭帅都因此面临困境。队里实力最强的李娜也不太可能完全放弃双打,但现在队中仍未找到与她配对的最佳人选。随着郑洁、晏紫的状态下滑,中国网球不仅没能实现“双保险”,连原有的优势也已不在,2008年女双的夺冠路上又将不得不面对队员伤病问题,配对问题,技术问题,战术问题,心理压力问题等诸多亟待解决困难。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录象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对我国网球女子双打选手在2006、2007年澳网、法网、温网、美网,女双比赛中的技战术指标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出世界优秀女双选手技战术打法特点,揭示我国优秀女双选手与世界优秀女双选手在基本技术与战术运用等方面存在的主要差距和不足。 建议加强身体素质练习,并增加速度与力量,灵敏与协调,步法练习的比重;加强双打主要技术环节的练习; 遵循网球双打制胜规律,顺应当今世界女双比赛的发展潮流,进行针对性极强的模拟训练,找出对付“双上网”战术打法的有效手段,提高使用“双上网”打法能力; 强化积极、主动进攻意识,提高灵活运用各种战术的能力; 加强心理素质训练提高运动员应对比赛的能力。 为努力提高我国网球女子双打选手的技战术水平,保证训练效果,完成2008年奥运会夺金计划提出对策和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