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退田还湖生态补偿研究
【6h】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退田还湖生态补偿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绪 论

1.1研究背景

1.2国内外生态补偿研究进展

1.2.1国外研究进展

1.2.2国内研究进展

1.3研究内容与目标、目的与意义

1.3.1研究内容与目标

1.3.2研究目的与意义

2生态补偿理论基础

2.1外部性理论

2.2产权理论

2.3博弈理论

2.4可持续发展理论

3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和价值

3.1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

3.2湿地生态服务功能分析

3.2.1提供产品

3.2.2调节功能

3.2.3保护生物多样性功能

3.2.4社会文化载体功能

3.3生态服务价值分析

3.3.1生态服务价值

3.3.2生态服务价值类型及其内涵

4湿地生态服务价值评估方法及模型

4.1湿地生态服务价值的评估方法

4.2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方法的比较

4.3湿地生态服务价值的评估模型

4.3.1生命支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模型

4.3.2保护生物多样性功能价值评估模型

4.3.3社会文化载体功能价值评估模型

5鄱阳湖湿地生态服务价值评估

5.1鄱阳湖湿地自然概况

5.2鄱阳湖湿地资源现状

5.3鄱阳湖湿地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计算

5.4鄱阳湖生态服务的区位商

6鄱阳湖湿地生态补偿量的确定

6.1生态服务价值量的调整

6.2鄱阳湖退田还湖的概况

6.2.1鄱阳湖退田还湖背景

6.2.2鄱阳湖退田还湖的现状

6.3鄱阳湖湿地生态补偿的价值量评估

7鄱阳湖湿地退田还湖生态补偿实施建议

7.1生态补偿年限

7.2补偿方式

7.3政府补偿

7.4市场补偿

8主要结论与展望

8.1.主要结论

8.2不足之处

8.3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 录

致 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湿地作为陆地的三大生态系统之一,在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目前,我国的湿地资源正处在不断衰退中,建立和完善湿地生态补偿机制是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鄱阳湖是我国重要的湿地保护区域,在上世纪末鄱阳湖湿地区实施了大规模的退田还湖工程。这一工程使鄱阳湖湿地的生态服务效益得以增加,改善了人类的福祉;同时也造成了土地面积的减少,给农户的农业生产造成了损失。但由于缺乏公正、可信和易行的补偿标准所以造成国家对退田农户的补偿强度和持续性上的不足,使退田还湖中农民的福利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损失,这将影响到退田还湖工程的实际成效,不利于鄱阳湖湿地的生态环境建设,为此有必要建立鄱阳湖退田还湖的生态补偿机制,对退耕农民进行生态补偿。 本文系统地对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进行了阐述,综合运用影子工程法、条件价值法等方法对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价值进行了计算。论文借用区位商理论将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划分为主导生态服务和一般性的生态服务。并重点对生态补偿额量化评估进行了研究,提出以主要生态服务价值量作为生态补偿量的基础,依据受偿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运用皮尔(R.Pearl)生长曲线对主导生态服务价值进行调整,提出生态补偿量计算公式P=:C1×(1-α)+C2×α并结合退田农户的实际收益损失,得出补偿量标准为1800元/亩·a-1,最后提出了生态补偿的实施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