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区位与兴衰:以临清关为中心的个案研究(1429-1930)
【6h】

区位与兴衰:以临清关为中心的个案研究(1429-1930)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导言

一、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二、 学术史回顾

三、 研究理论与方法

四、 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

第一章 临清关的设立及其发展阶段

第一节 运河水运与临清区位优势的突显

一、 运河水运与南北商路

二、 临清区位优势的突显

第二节 临清钞关及其发展阶段

一、 明代临清钞关的设立

二、 清代临清关的重建与发展

三、 海关设立与临清关的衰落

第二章 明清临清关与区域社会经济

第一节 临清地区商品的流通

一、 流经临清关的商品种类

二、 临清水次仓的设立

第二节 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市场网络的变迁

一、 经济结构的调整

二、 市场网络的变迁

第三节 临清城市社会的发展

一、 思想观念与人口结构的变化

二、 文化的繁荣

三、 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功能

第三章 商路变迁与临清地区的边缘化

第一节 海关的设立与商路变迁

一、 近代海关的设立

二、 商路变迁与临清关的衰落

第二节 临清地区的边缘化

一、 位势变迁与经济的衰落

二、 临清的边缘化趋势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展开▼

摘要

山东临清为历史文化名城,古为兖州地,自西汉置县,凭借其居于京杭大运河要冲的交通优势,在元代时已崭露头角,至明清已发展成为闻名全国的商业重镇,享有“南有苏杭,北有临张”之美誉。自近代以来,由于运河淤塞,商路变迁等诸多原因,失去交通优势的临清渐趋式微。本文试以运河漕运为切入点,以临清钞关为个案,结合历史学与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简要地勾勒出临清自明宣德四年(1429年)至民国十九年(1930年)五百年间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脉络,重点突出临清在地区及全国商品流通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发挥的重要作用。
   全文共分三章展开论述:
   第一章通过对京杭大运河不同发展阶段及临清钞关的建置始末之介绍,重点突出临清在这一时期优越的交通位置及重要的战略地位,以论证临清的繁荣得益于运河漕运的昌盛,临清钞关则是见证其兴衰的一面镜子。
   第二章以临清钞关为个案,探讨明清时期临清社会、经济、文化的繁荣与发展。通过分析过往临清钞关的商品种类及临清市场上大宗商品的流向,以论证临清中转贸易的繁荣,重点突出其在不同经济区之间经济互补、资源优化配置方面所起的作用,进而折射出当时临清整个社会、经济、文化的盛况。
   第三章主要论述了近代以来临清逐渐衰落与边缘化的趋势。通过对近代以来商路变迁的情况、交通工具的进步、新的经济区的阐释,探讨了临清钞关衰落的根源,进而探索临清区位兴衰的规律性问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